文╱楊佳恬 你知道奧地利的投票年齡嗎?二十歲?十九歲?十八歲?十七歲?公布答案:十六歲。 下修投票年齡帶來的社會改變 奧地利的選舉投票權年齡本來為十八歲,在二○○七年,國會順利的把投票年齡下修到十六歲,因此,奧地利也成為歐盟中第一個其公民在滿十六歲後,就可以行使全面性投票權(除了總統、國會、邦議會、…
文/楊佳恬 一九九二年的秋天,我以旁聽生的身分進入奧地利中學。這是一所天主教學校,也是當時奧地利碩果僅存的女校。 這所學校由 St. Ursula,中文叫做「聖吳甦樂女修會」的教會所辦,名字聽起來或許陌生,但是這個教會在台灣辦學歷史可悠久了,就是今日「高雄文藻外語大學」的創校教會。 中學的名字叫做 …
文/楊佳恬 奧地利教育的評分系統,一直讓我覺得很有智慧。老師在發考卷回來時,會宣布:有多少人拿一級,多少人拿二級,多少人拿三級,多少人拿四級,多少人拿五級。 這個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代表什麼呢?大家可以想像我們的「甲乙丙丁戊」化成「一二三四五」:一級為最高,四級為及格,五級是不及格。 每次考…
文/劉芷妤 自席捲全球的《偷書賊》出版後,笑容燦爛可比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的馬格斯.朱薩克(Markus Zusak)和他的第二本書《克雷的橋》一起在2019台北國際書展期間來到台灣,與同樣睽違六年剛出版散文集《比霧更深的地方》的作家張惠菁、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社長郭重興,分別於…
文╱楊佳恬 半夜去藥局把值班的藥劑師喚醒買藥,跟夜間搭計程車一樣,得付夜間加程。雖然奧地利人也很羨慕其他國家有著寬鬆的營業時間,也覺得自己國家的商店營業時間並不是那麼方便,但是奧地利人還是願意接受這樣子的生活。 我在一九九二年到奧地利時,被晚上和週末時靜悄悄的街道嚇到了。平日商店六點就關門,星期六也…
文/林宣瑋 周軼君替我們華文傳媒打開一扇了解伊斯蘭世界的窗子。 出生上海,周軼君不似一般的上海人,只想留在上海。「當年考大學時,我的志願全填了北京的學校,而後陰錯陽差的選了阿拉伯語專業,然後看了一本中東記者寫的書,就決定投身新聞界,想去中東。」簡簡單單的三兩句話,周軼君就豪爽地解釋完別人聽起來驚濤駭…
文/洪健倫、曾芷筠 原文刊載於【放映週報】,獲授權轉載 趁著春節假期,就用十本電影讀物,隨著電影來趟跨時空之旅吧! 《真實的叩問:紀錄片的政治與去政治》 著/郭力昕 出版/麥田出版 經過 2013 年多部熱門紀錄片引發的話題,台灣社會由上到下越來越關注紀錄片;加上今年初在 318 社運掀起的盪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