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私觀點】乾女兒刀下 VS. 乾女兒床上──管仁健讀《黑水》

文/管仁健(文史工作者) 原刊載於新頭殼,已獲作者授權轉載 「真相是沒有寫出來的部分。因此,歷史永遠是一本失傳的典籍。」 這是平路《禁書啟示錄》裡對「真相」與「歷史」所做出的定義。拜網路之賜,年輕鄉民只要敲幾下鍵盤,孤狗大神就能上通專家整理的維基百科,下達十方大德奉上的懶人包,成了年輕鄉民認識歷史的…

【黑水・私觀點】小說家虛構出的「真實」,或許更接近真實──阿潑讀平路《黑水》

文/阿潑 「真可惜我不會寫小說。」一次,我對朋友感嘆自己缺乏虛構的能力,朋友卻回:「現在報導的事都太荒謬了,寫起來都跟小說差不多了。」也曾有作家笑言:何須分出「非虛構」這等文類?台灣大多小說都有真實對應之人事的。 處理小說與現實的糾纏、相應,正是平路作品的特色,其過往的創作,都有所本,不論是宋慶齡、…

用女性的聲音反詰「事實真相」──邱貴芬讀平路《黑水》

文/邱貴芬(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特聘教授) 從 1983 年發表的〈玉米田之死〉到 2015 年的《黑水》,平路三十餘年來的創作每每貼近台灣社會的脈動。她的小說有幾個特色:擅於利用現實世界的事件或是知名人物的相關媒體報導與文獻,以小說與歷史共構來編織情節、也因此平路的小說有種獨特的穿梭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