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欽的設計嘴,泡】我的工作就是要把正拳變壁咚──與設計師小子對談(一)

採訪對談/黃子欽;整理/陳怡慈攝影/蔡仁譯;作品提供/小子 關於草莽、台客的設計,我會想起水晶唱片的《來自台灣底層的聲音》,就在我們生活周遭的聲音與素材,卻能給我們陌生又熟悉的體驗。每次看到小吃店招牌上的楷體字,我就會覺得:「為什麼這種字體在看板上 OK,非常生動,而用在書上就被嫌醜呢?」抓不到標準…

【現場影音】平面設計師黃子欽、小子的書裝幀意見

在台灣,當你走進去書店時隨便抽一本書起來,大部份都不會失望。愛書人除了文字內容,你可能也不知不覺中,被「看不見」的設計思惟而投入閱讀。 「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也許是這兩個領域不同的出發點,都有其用處和需要;兩位設計師提出「時間」觀點,由逗點文創結社社長陳夏民主持,一起探討他們在設計上的思考。 …

【犢講座29】從書封開始,打動你閱讀的胃口──黃子欽和小子談書封的設計美學

主持/陳夏民;文/李雪如 走進書店裡,平台上的新書無不透過封面積極吸引消費者的目光,有些甚至從內頁編排到整體裝幀都教人愛不釋手,在這些吸引人的設計背後,設計師究竟如何發想?他們又想傳遞什麼訊息?2月的台北國際書展中,【犢講座29:書封的設計美學──從平面到數位】,邀請到黃子欽和小子這兩位知名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