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全球最不友善城市第一名,柏林人像吞了棍子一樣傲慢?!

文/蔡慶樺 《歌德對話錄》一書,有一個段落談柏林人,非常有趣。 一八二三年十二月四日,歌德的好朋友作曲家策爾特爾(Carl Friedrich Zelter)從柏林來威瑪拜會,兩人聊了音樂以及文學,在場的還有歌德的媳婦,以及祕書艾克爾曼(Johann Peter Eckermann),他也是對話錄的…

每個人都是這種巨大轉變的見證人,每個人都迫不得已成了見證人

文/史蒂芬.茨威格;譯/史行果 我們命該遇到這個時代。 ──莎士比亞《辛白林》 我從不這樣看重自己,覺得非要向別人述說自己的經歷不可。在我鼓起勇氣寫這本以自己為主角──或者更確切地說,以自己為中心的書之前,所發生的一切,事件、災難和考驗,都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時代。我個人根本沒有資格站在舞台上,我只是…

【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把知識變得好玩的那個人是這麼說的⋯⋯

最近這幾年,在網路上以更新、更活潑、更多不同角度對閱聽者傳遞知識的平台越來越多。這一方面讓人好奇:為什麼這些學有專精的人會這麼好玩?另一方面讓人好奇:為什麼在過去的教育體制當中會把知識變得那麼不好玩? 這些人有的持續串接其他領域、組合出不同形式的媒體,影片、動畫、podcast、桌遊⋯⋯有些則與傳統…

上流社會的下流人性──莫泊桑及人性現形書單

文/犁客 莫泊桑(Henry-René-Albert-Guy de Maupassant),1850/08/05-1893/07/06 莫泊桑十三歲開始寫詩,1870年二十歲時參加普法戰爭,作戰英勇──讀到這樣的描述,不禁讓人覺得大作家年輕時也是個為國出征的熱血青年,況且「普法戰爭」一看就知道是萬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