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青鳥】我如何成為一個90年代青年?──五月天瑪莎的電影與音樂啟蒙

側記/尤騰輝;攝影/柯鈞彧、鄭唯云 九零年代,正是瑪莎與陳德政的學生時代,那時學生的娛樂選擇不多,身上湊不出太多銅板,看電影正是青年們閒暇時光的去處。在回顧整個學生時期的電影記憶,與瑪莎看電影的影伴阿信,出場率近乎百分百,這件事在講座裡不免被陳德政狠虧一番,瑪莎只能感嘆高中男女分班的日子太沒搞頭。 …

憤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為有憤怒,才會想改變

文/楊力州 歷史告訴我們,想改變,就要學會憤怒,在《我們的那時此刻》這本書,透過電影回顧台灣五十年歷史,重新去看台灣的電影及它背後的時代意義。看見我們不一樣的過去,一樣的未來。 創作,尤其是電影創作,都應該要跟社會對話。 多年來,台灣社會一直鼓勵我們往前跑、往前看,可是我們已經失去了一種能力,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