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眼淚,是追上產業轉型的變化,卻努力錯方向⋯⋯

真正的柯達故事,顯示公司成功克服了早期困境,並根據過去應對傳統顛覆的舊規則,做了所有正確的事情:柯達管理技術的轉變,改造了組織,實現了目標,並成為數位沖印領域的領導者;但它掌握數位沖印業務之時,也是沖印業務即將被數位瀏覽取代之際。螢幕取代相紙,智慧手機取代紙本相簿,社群媒體貼文取代沖印相片,然後柯達的世界開始走下坡。

戶外活動怎麼拍?攝影專家教你拍得過癮,玩得盡興!

文/邢正康 力求自然,是使用閃光燈的最大原則 使用閃光燈當然是為了追求畫面的明亮與好看,但是使用人工光源如果控制不當,就算主體明亮曝光正常,還是不好看。例如開啟機身上或外接在機頂上的閃光燈時,強烈的光線幾乎是由鏡頭旁射向被攝物體,造成被攝物體或人物夠明亮,但是背景一片漆黑,或是在背景之間形成明顯的陰…

《壞女孩不死》:獻給想看卻又不敢看鬼故事的你……

文/凱蒂.艾蘭德 我動也不動地站著,抬頭望著房子以及其上的黑暗天空。 一圈薄霧從月亮前飄開,讓出位置給下一群雲朵──是我一直在等待、那如詩如畫的美麗背景。 一臺在車庫拍賣會上用三十塊美金買來,有二十五年歷史的Nikon FM2n,正耐心地等在腳架上。 我不知道已經在外頭待了多久──感覺好像過了好幾個…

【伍佰】從二手中古底片相機開始 遊走濳行城市之間

撰文/駱亭伶 攝影/張界聰 日本攝影大師荒木經惟說過:「當你拍不下去的時候,換部相機,就會拍了。」對我來說,不管是玩相機或是吉他,我著眼的是使用不同工具產生的樂趣,從一般 3:2 比例的 135 相機,換成 1:1 正方比例的 120 相機,自然就會用另一種思維去構圖;或是抱起一把體積較小,聲音清亮…

當南風陣起,惡臭與死亡的氣息也吹拂而來

文/鐘聖雄、許震唐 談論六輕議題時,我們經常耗費大量的篇章在討論化學名稱、排放量、健康風險,還有它們間接堆疊起的癌症、農損數據。然而,這些汙染彷彿毫無氣味,而死亡則像是一座座只有姓名,毫無臉孔的墓碑一樣。這一切都顯得如此抽象、陌生,讓我們難以對這件事情有太多的情緒反應。 但我認為,無論死亡、受苦與否…

【elek之真是個顯而易見的圈套】上路觀察要上道

我自小養成的癖好之一,是觀察大眾運輸工具上的人。衣著、髮型、配件、妝容、手上滑的APP或讀的書,看人像張發票,記不清楚在哪消費的,條碼和金額卻陸續透露線索,引誘你進一步推敲。這人年紀多大,是什麼身分職業,回家路上或赴著什麼約,跟旁邊的人有沒有曖昧。有次在木柵線上看到三十出頭歲的微禿男子在看平裝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