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同時創作多部連載小說,催稿成編輯最大考驗

文/林載爵 當代最重要的歷史小說家高陽(1922-1992)一生著述約百部,將近三千萬字。對於這麼龐大的產量,高陽本人卻沒有完整的概念,在他去世前的最後一篇文章〈我寫歷史小說的心路歷程〉中,他自己說:「自《李娃》開始,我寫了三十多年的歷史小說,但如問我一共寫了多少萬字,出過多少單行本,我無法給你滿意…

「好的設計,要靠生活與興趣驅動。」——專訪竅門設計王俊隆 (Rock) 設計師

文/愛麗絲 「我那時還自己用 Walkman 錄音、手寫歌名,寄到唱片公司去呢!」在成為設計師之前,Rock 心懷音樂夢,在華語歌曲的黃金年代,曾試著毛遂自薦。 喜歡音樂,小學三年級一次月考成績表現極佳,Rock 在父母首肯下購買的獎品,是當時最便宜的樂器,「一把雙燕牌口琴,我一開始不懂、也沒人教,…

【讀墨閱讀榜:這本大家讀最久!】Vol. 32:閱讀馬拉松到底有什麼好處?

「閱讀馬拉松」當然有鼓勵大家增加自己閱讀時間的意義,但其實不僅如此。 從讀者的回饋與互動當中,會發現以各種不同主題發起的「閱讀馬拉松」,會提醒本來就關注該主題的讀者「喔喔這本我還沒讀過」,也會讓他們發現「原來也有不同領域的作者寫過這個主題、這個主題可以討論的範圍比我原來以為的更廣」,例如讀推理小說的…

二十歲的胡雪巖,生得一雙四面八方都照顧得到的眼,加上常開的笑口,為人四海,人緣極好

文/高陽 有個福州人,名叫王有齡,他的父親是候補道,分發浙江;在杭州一住數年,沒有奉委過甚麼好差使。老病侵尋,心情抑鬱,死在異鄉。身後沒有留下多少錢,運靈柩回福州,要好一筆盤纏;而且家鄉也沒有甚麼可以倚靠的親友,王有齡就只好奉母寄居在異地了。 境況不好,而且舉目無親,王有齡混得很不成樣;每天在「梅花…

【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Vol. 10 闖江湖的行前祕笈

大家都知道金庸是武俠大師,但不見得大家都真的讀過金庸武俠小說──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漫畫和遊戲的金庸相關作品實在太多了,雖然金庸早早就停筆不寫新的武俠小說了,但這些衍生出來的改編仍然持續增加;有些改編幅度之大,根本已經變成同人創作。 事實上金庸並不是第一個寫武俠小說的作家,金庸作品也不是閱讀武俠小說…

【果子離群索書】歷史小說教我的事

歷史小說,我不見得那麼愛讀,常翻閱,多少帶點功利取向,希望透過小說,增進對歷史本身的理解。但此舉正說明了歷史小說的威力、魔力與魅力。 從讀者角度出發,歷史小說教我的事,主要是:關注或引發興趣於某段某部分的歷史、補綴史書空白、解開史實不解之處,以及增加歷史知識。 一段歷史人事,讓人耳熟能詳,很少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