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開根好 ※原載於【Matters】,經作者同意轉載 四、五年的專科訓練,能讓一位年輕的內外科醫師成為獨當一面的主治醫師;但精神科醫師的訓練能給你一次機會,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阿布 《萬物皆有裂縫》是阿布寫自己作爲一介凡人,如何理解凡人,理解各自生命中的裂縫,以及艱難。雖然完美的同理並不存…
文/愛麗絲 「那時史瓦濟蘭大使館要宴客,我們過去幫忙準備,一邊剝高麗菜,一邊聽御廚說炒飯要怎麼做才好吃,王室料理就被我偷學起來啦!」阿布笑說當年在史瓦濟蘭擔任替代役的經驗,似乎也精進了廚藝。而回溯記憶,另一次密集下廚,則是他在英國攻讀熱帶醫學時,「那時候課業繁重,每餐備料和吃飯只能花半小時。」下了課…
文/阿布 診室的門打開之前,裡頭坐著的精神科醫師,會是什麼樣的人呢?是敦厚的長者、心靈導師,或是用水晶球占卜的吉普賽人?有人認為精神科醫師是專門開藥的機械手臂,適合搭配中央空調、生產線、白晃晃的照明燈;也有人覺得精神科醫師是一個謹慎的罐頭,善於接納,適合封藏,每個聲音跌進裡面都有回聲。 在一般人的觀…
文/阿布 我很難認得別人的臉。 人的臉上充滿細節。那是眉毛的粗細長短,鼻梁高聳或塌陷,眼皮或單或雙,眼頭與眼尾的弧度如何改變,嘴角牽動著怎麼樣的肌肉,然後笑逐顏開。那些細節是花,在你和那人面對面交談時輪番盛放又同時凋謝,幾秒鐘內就演繹了一整個季節。 但我時常走入小徑,並且在繁花盛開處迷失,而見不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