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元罄 《現象學作為一種實踐哲學》主要想探討的是:我們怎麼把艱深難懂的現象學,當作一種「技藝」來實踐它,讓現象學可以展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就是說,在本書長達三十三字的標題(包含主副標)中,沒有出現的這兩個字,「技藝」,反而才是這本書主要的研究對象。 技藝:理論與個別案例的協調 簡單來說,技藝是一…
文/蔡慶樺 在瑞士電視台節目《哲學閃耀時刻》(Sternstunde Philosophie),德國物理學家漢斯—彼得·杜爾(Hans-Peter Dürr,1929-2014)說了一段讓人動容的往事。 在這個節目中,他其實是被邀請來談量子物理學,但是他敘說的不只是物理學,還是自己的人生。一九二九年…
文/喬爾.丁斯戴爾 大屠殺說到底,就是個英雄太少、加害者與受害者卻多不勝數的故事。 ──克里斯多佛.布朗尼(Christopher Browning),《普通人》(Ordinary Man),一九九八年 一九六○年五月十一日,以假名瑞卡多.克萊門一直潛逃在外的蓋世太保猶太人事務部門首長阿道夫.艾希曼…
「可能性があるよ」,《青之燄》(アオイホノオ)裡的漫畫週刊編輯這樣對渴望出道的投稿者說。可能性啊是有的哦。 單看字面堪稱廢話。有人說「可能性這東西你我身上都多得數不清」1,成敗向來繫於造就你我的社會條件的多、意志撐起來的少,只是偽善的話語交給一心成名的耳朵來聽,儼然值得賭進當下一切,即便當下一切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