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春木 《天下雜誌》曾經刊出一篇訪談專文,標題是「哪一堂課這麼狂?竟發現建中學生其實不會讀書」。仔細了解,內容應該沒有嘩眾取寵,而是事實。 主要原因出在臺灣的學生長年苦讀教科書,或是按照教科書內容做精要提示和考古題分析的講義,這些學習材料多是高度濃縮的考試重點,不太講求清晰詳盡的闡述或論證過程,…
文/黃春木 資料(data)、資訊(information)、知識(knowledge)是我們常常看到的字詞,似乎沒什麼大學問,但就高層次思考的學習而言,三者的區分可是很重要的! 資料,其實是指還沒有經過自己處理的原始紀錄,尚未跟自己有任何關聯,只是零散的待在實體世界或網路空間中某個角落,譬如一份文…
文/黃春木 十二年國教強調「素養」學習和評量的目標,已經全面透過108 課綱,和即將於111 學年上路的入學考試新制加以貫徹,無論國中會考,或大學學測及分科測驗,都已積極地進行素養評量的研發。 但是,不必等到111 學年,晚近三年來,「素養化」早已開始了。於是,我們看到各科教科書、平日課堂教學,或入…
文/張閔筑 為了幫助你理解後面的故事,我需要讓你知道我是怎樣的人,雖然我是個無名小卒,但每個憂鬱症患者都是獨特的。儘管我們因疾病而有些共同特質,卻會受到先天性格、生命經驗、基因、家庭教育……各種因素影響而有所差異,所以需要你稍微閱讀一下我的成長故事,來還原事件發生的情景。並且提醒你,雖然我已盡量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