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詩人白朗寧 完整「自白詩」形式

(Photo from wikipedia

「那麼,一切都過去了。難道實情的滋味
真有預想的那麼難咽?
聽,麻雀在你家村居的屋檐周圍
唧唧喳喳地道着晚安。

今天我發現葡萄藤上的芽苞
毛茸茸地,鼓了起來;
再一天時光就會把嫩葉催開,瞧;
暗紅正漸漸轉爲灰白。

最親愛的。

明天我們能否照樣相遇?
我能否仍舊握住你的手?
“僅僅是朋友”好吧,我失去的許多東西,
最一般的朋友倒還能保留:

你烏黑澄澈的眼睛每一次閃爍
我都永遠銘刻在心;
我心底也永遠保留著你說
“願白雪花回來”的聲音!

但是,我將只說一般朋友的語言,
或許再稍微強烈一絲;
我握你的手,將只握禮節允許的時間
或許再稍微長一霎時!」 ──羅勃特.白朗寧(Robert Browning),〈失去的戀人〉。

擁有「英國最難懂的詩人」的封號,白朗寧於1812年5月7日誕生於倫敦,他的詩作往往被認為晦澀艱深,需要通過心理分析和哲理思維才能掌握其中涵義。他發展並完善了「自白詩」(Dramatic monologue)這樣一種獨特的詩歌形式,劇中獨白者與其欲對話的對象,生動鮮明地塑造了不同類型的人物性格,掌握了深刻複雜的人們心理。

此外,他與同為詩人的妻子伊麗莎白.白瑞特(Elizabeth Barrrett)的愛情佳話總為後人津津樂道。伊麗莎白15歲騎馬時跌傷脊椎,下肢癱瘓達24年,在她39歲那年,遇見了小她6歲的白朗寧,她為此勤於復健,奇蹟般地站了起來,兩人互許終生,不顧固執父親的反對,隔年秘密結婚,遷居義大利佛羅倫斯。

百年千書,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www.facebook.com/1000ebooks
https://readmoo.com/k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