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編輯為什麼很重要的五個理由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Laura Ritchie
編譯/Alex Grey
隨著自助出版及電子書的普及,售價也有愈來愈低的趨勢,自助出版電子書的獲利空間及利潤也愈來愈少,也讓許多作者們無不想方設法降低成本,製作及編輯的花費,更是能省則省。但這樣真的好嗎?
事實上,節省編輯這個部分的成本,是相當高風險的決定,因為缺乏專業編輯優化過的作品,品質可能相當糟糕,導致作品乏人問津。經專業編輯處理的作品,除了能夠在如過江之鯽的眾多自助出版作品中,靠著精湛品質脫穎而出,也能因此帶動銷售!以下便是專業編輯之所以重要的五個理由:
1. 聘請專業編輯的投資,絕對物超所值
小說的編輯,其實就像家務事一樣,在完全大功告成前,多半無法引起特別的注意。事實上,「編輯」在小說從寫好到發行的過程中,是一個「必要」而非「有了更好」的步驟,經由專業編輯潤飾、修改後的作品,不僅能吸引出版商,更能抓住讀者的心,讓讀者更盡情徜徉在角色與故事中,而不會被糟糕的文法、錯字,或是邏輯不通的情節給分了心。作者與編輯若能一起團隊合作,更有可能推出一本暢銷書。
2. 誠實、客觀的意見回饋
許多作者在寫完初稿之後,都會廣邀朋友或是自願的讀者試讀,來蒐集意見。然而,朋友卻可能怕得罪人,或是無意間冒犯作者,而多半給予正面回應,讓此步驟失去了意義。但專業編輯不同,他們能夠給予完整且有系統的批評,不只揪出錯字或標點符號的誤用,還能讓整本書的結構更完整。
3. 完全投入、並肩合作
作者的朋友及自願試讀的人,不見得有辦法百分之百認真閱讀初稿,但專業編輯卻能完全投入其中,直到對整個作品有通盤且深入的瞭解為止,因此更能指出缺失,也能與作者一起合作,在尊重作者的原意,且作者也同意的範圍中,將作品修改到盡善盡美。
4. 編輯不會有個人主觀意識
作者在撰寫故事時,往往會將自己最深層的情感與想法投入,若找朋友試讀,他們也多半會受到自己對作者的印象而對作品帶有既定立場;然而,編輯卻能在不帶個人觀點與情感的情況下,以最中立、客觀的立場,將整個作品修改到最好的樣貌。
5. 「編輯」是一種專業
「編輯」是一種專業,其工作不只是挑挑錯字而已,還有對整個作品的全面瞭解,以及結構的改造等。許多編輯都提供大約5頁左右的免費試編,作者自己稍微比較一下,一定能夠看出改造前後的差別。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