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日文 從五四運動到網路文化

(Photo from flickr by nofrills

社會,經濟,化妝品
人權,特權,圖書館
無產階級,通貨膨脹
抗議,共產黨,階級

大家先猜猜,上述的11個詞彙有幾個是「日製漢語」(意指源自日文)呢?

說到漢字與日語的淵源,可追溯至西元三世紀的晉朝時期,當時因貿易往來,漢字開始傳入日本,到了唐朝,大化革新時遣唐使將中華文化帶回日本,佛教在日本逐漸盛行,佛經的翻譯也增加了日人接觸漢字的機會。清末,戊戌變法失敗後,領袖之一的梁啟超逃亡日本,在橫濱創辦報紙與雜誌,刊物中大量使用日製漢語,將新知識介紹回中國。接著是1896至1937年間的留日熱潮,這些留學生有許多後來成了五四運動時期的留日作家,他們主張並積極在作品中使用日製漢語,包括魯迅、郭沫若、郁達夫等人。最後則是長達五十年的日治時期。

如今,「萌」、「Kuso」、「傲嬌」等日文詞彙早已透過網路,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儘管如此,仍有許多日文漢字可不能單從字面上去解釋唷!《漢字日本:日本人說的和你想的不一樣,學習不勉強的日文漢字豆知識》貼心地為讀者精選出「最易混淆」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中日漢字,分為稱呼用語篇、食衣住行篇、身體健康篇、教養學習篇、社會生活篇五大類。舉個例子,日文的「勉強」有「學習」之意,而「大手」則意指大企業、大公司。除了〈精選漢字〉篇,還有介紹日語歷史演變的〈漢字豆知識〉篇,對日本文化感興趣的讀者們都快來一起看看吧!

解答:all

百年千書,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www.facebook.com/1000ebooks
https://readmoo.com/k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