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莉特‧懷絲‧布朗:童書作家的創作模式須因應孩子年齡而有所變化

【童書作家瑪格莉特‧懷絲‧布朗104歲誕辰】

一隻想要逃家的小兔子和兔媽媽玩起了捉迷藏式的語文遊戲,小兔子一下子變成小鱒魚、一下子又變成高山上的大石頭、或是一朵小花、一隻小鳥、一艘小帆船、一個空中飛人……想要看看媽媽找不找得到她。幽默又有智慧的兔媽媽則陪著孩子盡情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在跑跑跳跳蹦蹦之間,建立起有趣溫馨的親子互動。

這是美國童書作家瑪格莉特‧懷絲‧布朗(Margaret Wise Brown)的經典代表作之一:1942年出版的《逃家小兔》(The Runaway Bunny)。布朗一生出版百本童書,她擅長以如詩的韻文為幼兒寫作,所以故事讀起來特別富有節奏感。此外,她非常喜愛小動物,多數作品皆以動物為主角,如另一本代表作《月亮晚安》(Goodnight Moon)中的主角也是隻小兔子,會在睡前對著臥室裡所有的東西道聲晚安。

布朗生於布魯克林,在家人眼中,她是個愛做夢的孩子。1932年大學畢業後,她在家賦閒三年,在參加一項教師培訓課程之後,隨即開始為孩子寫故事。1937年,她擔任出版社編輯,也開始出版自己所寫的童書。受到她的老師米契爾的影響,布朗主張作家應該為不同年齡的兒童,創作符合其發展所需的故事內容和寫作風格,特別是6歲以下的孩子。小小人兒已經開始對自己的周遭生活感到好奇,她/他們的世界不應只有神話或童謠,而是需要更多生活化的接觸與探索。

Photo from flickr by PINK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