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最多只能做到這樣嗎?
這是某位老闆,看過團隊剛開發的產品原型後,轉身離去前留下的話。為了這個評語,團隊來來回回修改無數次,卻仍換來老闆一次次「我們最多只能做到這樣嗎?」終於,產品推出時,團隊達到了目標:縮短電腦的開機時間。而那最後一次修改,成功地讓開機又快了十秒鐘。
這位老闆,正是一手打造蘋果王國的賈伯斯。而「我們最多只能做到這樣嗎?」的自我要求也融入了蘋果的企業文化。
這就是問題的力量。好的問題,不只是做出好決策的關鍵,也能大幅提昇工作效能、改進人際關係,甚至改善人生品質。但提問也是溝通的一部分,溝通就是要依人地時事而應變,因時制宜、因材施教,以免適得其反。
就像「你最多只能做到這樣嗎?」顯然是個讓人頭皮發麻、壓力倍增的問題,若平日當成口頭禪輕易出口,若非逼死團隊,就是造成麻木無感。《好問題,建立好關係》這本書就告訴你,究竟何時是適合丟出此強效炸彈的好時機呢?這個問題適用於希望對方能全力以赴,發揮真正實力,或激勵對方邁向更高的高峰,提升所能迄及的成就。
《好問題,建立好關係》整理了33種情境、9類需求、337個問題,提醒大家依自身處境靈活運用,既可捫心自問,持續提升自我潛力,也能對顧客、同事及朋友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正如「問對問題」的重要性,現代越來越強調「思考」工作的角度,畢竟這是個「沒有功勞就只有疲勞」的時代,投入更多,不一定能獲得更多。讓力氣用對地方,才能減少不必要的苦勞。
《其實工作不必這麼累》是80/20法則的延伸,作者透過大量的實證研究發現,80%的公司獲利來自20%顧客,80%的工作成果只花20%的工作時間。而那20%的關鍵到底是什麼呢?本書歸納出10種應用方式,無論你在工作上偏重調查數據、講求人脈、簡化流程……,不同特質的人都能找到適合的80/20工作法,讓工作者聚焦在真正創造價值的事情上。
《聚焦第一張骨牌》也提出類似的看法。當我們困於不斷累積的待辦事項,很容易因此忽略真正的致勝關鍵。本書所提出的致勝關鍵是:「哪一件事,做了之後,其他每一件事就會變得比較容易?或者不必做?」
這個最能帶動後續變化的事,就如第一張骨牌,做對了,整套骨牌就會自動產生動能,才不會捨本逐末,耗盡心力處理各個卡關的環節,最後才發現原來在第一張骨牌時就已大勢底定。
青春正好,前浪還早!用對方法,別讓瑣事消耗工作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