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光磊灰鷹巢城】今年夏天,最讓人坐立難安的驚悚小說《白色復仇》

原刊載於譚光磊Facebook,已獲授權轉載

五月底,我和同事去紐約參加美國書展,順便拜訪客戶,其中最讓我引頸盼望的,就是和新客戶 Friedrich Agency 的會面。這家公司的創辦人茉莉.斐利奇(Molly Friedrich)是業界的傳奇人物,曾發掘法蘭克.麥考特的《安琪拉的灰燼》,代理普立茲文學獎得主珍.史邁利的《千畝田》(A Thousand Acres),對大眾類型小說也同樣獨具慧眼,近年來最成功的案例就是約翰.佛登的解謎驚悚小說《猜心詩咒》,此書賣出近三十國版權,在歐洲甚至比在美國還要暢銷。

我很早就把茉莉視為作家經紀界的偶像人物,但始終和她無緣正式合作。所以當我二月中旬收到斐利奇經紀公司的版權窗口來信,詢問合作可能的時候,心情只能用雀躍來形容,當然馬上就同意了。

三個月之後,我和同事終於走進了斐利奇經紀公司的辦公室(雖然位於一棟有點破敗的大樓),坐在他們的會議室裡,環顧四周書架上諸多鼎鼎大名的暢銷書(雖然很多書也已經斑駁泛黃),那真有種美夢成真的感覺。

茉莉當天正好不在,來和我們開會的除了版權妮可(Nichole),還有另一位經紀人露西.卡森(Lucy Carson)。我們一聊起小說就聊個沒完,聽露西說書更是一種享受,只讓人覺得每一本都精彩無比,恨不得立刻翻開捧讀。後來我才知道,露西是茉莉的女兒,大學主修電影,原本想往影視產業發展,正好老媽公司缺個助理,找她來幫忙,結果她一做就愛上了這個行業。

而書單上最讓我「心癢難耐」的,就是這本《白色復仇》。

《白色復仇》這個名字有著雙關的意味,首先這書會讓人想起約翰.格里遜的名作《黑色豪門企業》(The Firm),講的都是年輕有為的律師「誤入歧途」,闖進企業高層黑幕,雖然揭發驚人祕辛,卻也差點喪命的故事。差別在於《白色復仇》的野心和格局都大得多,作者杜安.亞歷山大.史密斯(Dwayne Alexander Smith)藉由探討「復仇」的主題,大膽挑戰了美國人最敏感的種族和階級議題。

小說的主角是初出茅廬不久的黑人律師馬丁,他和大學猶太同窗葛蘭一畢業就共同創辦律師事務所,懷抱滿腔熱血追求社會正義。故事一開始,他正面對生涯最大的案件—-替美國最大輪胎製造商的前員工控訴該公司種族歧視,並且追討賠償。對手找來了紐約最厲害的黑人律師戴蒙,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是一場小蝦米與大鯨魚的戰爭,但是馬丁憑著機敏與膽識,在結辯時出了奇招,贏得訴訟。

這次勝利使馬丁一夕成名,就在事務所的慶祝酒會上,戴蒙居然不請自來,而且完全不計前嫌地恭喜馬丁贏得官司,還大方地邀馬丁夫婦下週到他家共進晚餐!

就這樣,馬丁逐漸打入了戴蒙的社交圈。那是一個多麼有權勢的小圈子!除了在律師界呼風喚雨的戴蒙,還有華爾街金融巨鱷所羅門.艾倫斯(Solomon Aarons)、美國最大廣告公司的總裁奎姆.瓊斯(Kwame Jones),跨國媒體集團的老闆托拜亞斯.史都華(Tobias Stewart),以及新近竄起的房地產投資客卡佛.路易斯(Carver Lewis)。

他們的身價超過幾百億美金,而且都是黑人。

除了在各自的領域獨領風騷,這些人也慷慨回饋給黑人社群,興辦學校、鼓勵黑人孩子唸書或運動,受他們贊助而走上正途,後來飛黃騰達的黑人子弟不知凡幾。能夠與這些人並肩,甚至成為他們的事業伙伴,簡直就是馬丁夢寐以求的事。

有一天,戴蒙說他們每幾個月都固定會去西雅圖附近泛舟,既鍛鍊身體,也放空心思,更能鞏固彼此的友誼。馬丁自覺不擅長運動,激流泛舟聽起來又十分危險,原本並不想去,但禁不住眾人的勸說,同時也覺得非走這麼一遭,不然無法真正融入群體,最後就答應了。

但是馬丁的妻子安娜始終覺得不對勁,她上網查詢,發現幾年前某位知名黑人作家死於泛舟意外,就在戴蒙這群人的活動地點。奇怪的是,報導只說該作家「與朋友出遊」,卻絲毫不曾提及這些朋友是誰,而她從各種線索推斷,明明就是戴蒙那群人。可是當安娜提出質詢,戴蒙卻說那個作家因為寫不出新作,憂鬱自殺,他們為了保護其名聲,並確保他的妻兒日後還能領保險金,才共同宣稱那是意外。

馬丁坐上私人噴射機朝目的地出發,但飛到半空中他就察覺不對勁,按理說他們往西飛,太陽應該在左手邊,為何卻是在右邊?他提出質疑,大夥兒笑說是他自己搞錯了,繼而舉杯慶祝他的第一次泛舟之旅,而馬丁一杯下肚之後就兩眼一黑……

等馬丁醒來,他已經抵達目的地,一片廣袤而且與世隔絕的森林。戴蒙說他不勝酒力一杯就醉,但他明明酒量沒這麼差呀?馬丁滿腹狐疑地隨朋友們搭車前往度假中心,可是等在前頭的竟是個佔地幾千畝的軍事堡壘,外頭築起高牆,黑人保全荷槍實彈,裡面固然豪華舒適,然而每個女僕、園丁、服務生都是白人!

這個外號「四十畝地」(Forty Acres)的神祕所在究竟是如同戴蒙一夥人宣稱的世外桃源,還是一個恐怖的人間煉獄?馬丁身陷險境,沒有任何與外界聯繫的方式,他要如何絕地求生,找出「四十畝地」的真相?遠在紐約,惴惴不安的安娜發現自己懷孕了,卻無法第一時間告訴丈夫,而她更不知道,一名外號「雜工」(The Handyman)的殺手,已經虎視眈眈盯上了她……

開完會,我當場拿走一本《白色復仇》的先讀樣書,迫不及待看了起來。杜安.亞歷山大.史密斯是資深的好萊塢編劇,下筆也有如電影運鏡,九十幾個章節環環相扣,毫不拖泥帶水,一讀就讓人難以釋卷,結局更是讓人提心吊膽,猜不透真相。

接下來的一週內,我天天帶著《白色復仇》出門,在地鐵上讀,等開會時躲進咖啡廳讀,睡前讀,飯後也讀,就在回台前一天讀完。Atria 出版社的發行人在致書店業者的信中開宗明義就說:「如果你想找一本讓人坐立難安,挑戰禁忌議題,同時又精彩到不行的小說,那就是這本了。」

譚光磊灰鷹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