譴責奴隸制《湯姆叔叔的小屋》揭奴隸主髮指行徑

「我們沒有自己的法律,我們並不擁有你的國家,我們站在這裡為了自由,在上帝的天空,如您並通過偉大的上帝,讓我們,我們將爭取我們的自由,直到我們死。」──斯托夫人(Harriet Stowe),《湯姆叔叔的小屋:卑賤者的生活》(Uncle Tom’s Cabin; or, Life Among the Lowly,又譯黑奴籲天錄)。
一位善良忠實的老黑奴湯姆,原本有個美滿的家庭,但當主人遇到危機時,還是把他賣了,他最後死在奴隸主的皮鞭之下。儘管如此,湯姆從未放棄自身信仰,臨終前甚至感化了殘暴的奴隸主,他擁有的高貴靈魂始終閃閃發光。
《湯姆叔叔的小屋》揭露了奴隸主對黑奴的種種髮指行徑,字句血淚,該作原本是以連載形式,發表於廢奴主義者雜誌《國家時代》(National Era)上。出版後在北非掀起黑人爭取自由的熱潮,並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南北戰爭的開打。美國總統林肯後來接見斯托夫人時說道:「妳就是那位引發了一場大戰的小婦人。」
1862年7月22日,林肯發表《解放黑奴宣言》(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宣布解放南部所有的奴隸,他說:「如果奴隸制度不是錯的話,就沒有什麼是錯誤的了,我這一生從來沒有這麼確信過我所做的這件事是正確的。」此時,南北戰爭正在如火如荼開打中。
或許林肯的本意並不是為了徹底摧毀奴隸制,而是為了拯救聯邦,保全美國。1854年,當時還是議員的林肯,發表了著名的《分裂的房子》的演說,他說:「分裂的房子必不能持久,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政府絕不能持久。我不希望聯盟解體,正如我不希望房子垮掉,所以我的確希望不再分裂。國家將採取一個制度,非此即彼。」
但不可否認地,他的確認為蓄奴不人道,更反對擴大蓄奴,這與他從政前的經歷有關。林肯出身貧困,從未接受過高等正規教育,他曾在農場幫忙,也做過石匠、船員等工作,甚至曾被雇主辭退高達11次。曲折的年輕歲月,讓林肯有更多機會接觸許多社會底層的人,也讓他比一般人更能指出奴隸制度的不合理。他無疑地廣泛散佈了廢奴主義的思想,成為平等自由的指標性象徵。
Readmoo,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s://readmoo.com/k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