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斯塔愛看書】《憤怒的涼茶:加多寶 VS 王老吉,誰是贏家?》:你愛哪一味?

西方有隻全身紅通通的「憤怒的小鳥」,咱們東方也有整個紅色罐裝的「憤怒的涼茶」,會飛的小鳥和能退火的涼茶,在各自的領域裡都很火熱,背後也都有著精采的發跡故事。

如果你曾經到過中國大陸,想必曾在許多便利商店、餐廳看過「王老吉」紅標涼茶的身影,甚至喝過這個以清涼退火聞名的東方飲料。「王老吉」紅標涼茶因為使用特殊的中草藥配方,有清熱、去濕等功效,所以喝起來香味四溢、清涼退火,相當受到廣大中國消費者的歡迎,可說是遠近馳名。

現在,甚至也可以在台灣看到「王老吉」的蹤影!

要談「王老吉」,自然得從發明、調配出涼茶配方的王澤邦說起。根據維基百科的記載,傳說清朝時期有一位農夫名叫王澤邦,當時因為家鄉的瘟疫流行,他偕同妻兒上山避疫,途中巧遇一道士傳授藥方,於是王澤邦就依照這個神奇的藥方來煮茶,幫助百姓治病。

清文宗咸豐二年(1852年),皇帝在聽聞民間有「王老吉涼茶」防疾治病了得後,召王澤邦入宮製備涼茶供文武百官作清涼飲料,獲廣泛好評。半年後王被賜封為太醫令,並獲贈銀五百兩,在內務府總管大臣陪同下榮歸故里,轟動羊城。翌年在廣州十三行路靖遠街(今靖遠路)開設了「王老吉涼茶舖」,專營水碗涼茶。

王澤邦的後代因為「王老吉涼茶舖」的庇蔭,所以持續在做涼茶相關的生意,但也許因為經營不善,有點難以為繼。後來幾經輾轉,王老吉的商標權落入了大陸廣州藥業集團的手中,但是他們並不擅長商業運作,所以在1997年把商標租給來自香港的鴻道集團(加多寶集團有限公司的母公司),讓加多寶公司有權可以使用紅標王老吉。至於涼茶配方,則是由「王老吉」創始人王澤邦的香港後代提供;而廣州藥業本身,則是繼續生產綠標的王老吉。

加多寶集團本是一家以香港為基地的大型專業飲料生產及銷售企業,因為加多寶集團的老闆陳鴻道看準涼茶的商機,所以大膽投入大筆資金的挹注,不但加強生產與銷售等環節,也砸下數千萬元來大打品牌形象。

經過幾年的努力,不但讓原本只流行於中國嶺南地區的涼茶打開市場知名度,更讓「王老吉」紅標涼茶一舉成為中國知名度最高的飲料,也使得加多寶集團得以日進斗金、大發一筆。

以往,在涼茶生意還沒那麼火熱之前,加多寶集團和廣州藥業集團之間倒也相安無事,但是打開市場知名度之後,劇情卻急轉直下!「王老吉」紅標涼茶開始受到廣大中國人民的喜愛,加多寶集團自然也獲得甜美的回報。儘管他們也按照合約拆分利潤給廣州藥業集團,但分潤比例差距甚大,終究造成了雙方的嫌隙,也引爆了衝突。

這個時候,廣州藥業集團開始覺得這樁交易不大公平,所以提出了訴訟。廣州藥業集團認為他們和加多寶集團之間的合約已經到期(合同有效期至2011年12月31日止),所以決議要收回「王老吉」紅標涼茶的商標使用權,這下當然輪到加多寶集團跳腳!經過多次仲裁,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裁決加多寶敗訴。

因為失去了「王老吉」的商標使用權,生產經營紅罐「王老吉」涼茶已長達十七年的加多寶公司,只好在2012年的時候改弦易轍,被迫轉為銷售「加多寶」自有品牌的涼茶飲料。

但因為同樣採用紅色罐裝,並以清涼退火為訴求,所以讓很多消費者感到莫衷一是,也讓廣州藥業集團覺得加多寶公司有侵權嫌疑,因此展開大規模的法律訴訟。而這段歷程,也就是《憤怒的涼茶:加多寶 VS 王老吉,誰是贏家?》一書的背景由來。

加多寶公司雖然在法律訴訟上節節敗退,但他們的行銷攻勢並未減緩,好比在2012年時和「中國好聲音」這個音樂真人秀節目合作,成為特約贊助商,也順利吸引廣大觀眾群的注目。

反觀廣州藥業集團雖然勝訴,但市場進展卻不盡如人意,官司的勝利並未反映在業績數字上頭,反倒形成集團營運的龐大壓力,令人感到不解。

閱讀《憤怒的涼茶:加多寶 VS 王老吉,誰是贏家?》這本書,彷彿上了一堂中國馳名商標的管理課程。加多寶集團和廣州藥業集團之間的惡鬥,已經鏖戰了三年的光景,在法律訴訟上也許有輸贏,但對於市場的競逐,到底是誰勝誰負?我想,這場戰事恐怕才剛剛揭開序幕……

嗯,「王老吉」和「加多寶」,你愛哪一味?

維斯塔愛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