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尼退出電子書閱讀器市場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Sutherland Shire Libraries
編譯/林克鴻
繼2014年2月退出筆記型電腦市場,索尼(Sony)歐洲法人於本月初宣布將不再研發新一代電子書閱讀器「Sony Reader」,而這項消息,目前已經獲得日本索尼的證實。
回顧過去,索尼最初是以歐美為重心,在2006年10月率先推出了電子書閱讀器,甚至比亞馬遜(Amazon)的Kindle(2007年11月)更早一年。不過隨著市場競爭和數位科技的進化,加上經營策略失利,索尼逐漸在市場上節節敗退。
2013年,當索尼推出電子書閱讀器「PRS-T3」時,銷售地點便少了北美市場,僅涵蓋歐洲。2014年2月,索尼關閉了北美區域的電子書店「Reader Store」,到了5月接著關閉了德國、澳洲等地的電子書店,並將會員轉讓給Kobo,此時似乎就已敲響了喪鐘。
談到索尼為何會在電子書大戰中失利,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亞馬遜的強勢壓境,早在2012年就有人評比過兩者,亞馬遜電子書閱讀器不僅能直接連線下載,作品數量眾多且每本只需9.99美元,但索尼當時卻必須透過電腦購買後再傳輸至閱讀器,相當不便,加上每本價格超過10美元、數量也不及亞馬遜,自然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再來,近年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也壓縮了電子書閱讀器的市場。
面對這種種打擊,索尼選擇放棄歐美市場,回到祖國的懷抱,目前日本的Reader Store依舊維持營運,雖然「PRS-T3」已停止生產,但在日本保有多於其他地區的庫存,讓用戶短時間內仍舊能購得。
然而面對國內的市場競爭,如何將不再研發新機種的心力,轉用在改善缺點並提升服務品質上,相信是索尼今後最重要的課題。
資料來源:
- 【ニュース】Sony、電子書籍リーダー「Reader」から撤退?
- ソニー、電子書籍リーダー市場から撤退へ
- ソニー欧州法人、電子書籍端末の新モデルは今後発売しないことを明らかに
- ソニーもReaderの後継モデルについて言及、日本では……
- Sony gives up on selling e-readers
- SONYがダメな理由
- ソニー・リーダー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