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書業合作社成立 配送獨立書店書籍與閱讀夢

文/何宛芳

2014年12月29日,趕在跨年前,獨立書店合組的「有限責任台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簡稱友善書業合作社)正式成立,這個由獨立書店經營者,未來要擔起為獨立書店供給圖書的重責大任,讓好書與書店,能夠在社區的各個角落,持續生根、茁壯。

為什麼需要友善書業合作社?

要開一家書店,首要自然就是要有書,但是,這顯而易見的第一步卻常常是最困難的第一步。

當年剛接下水牛出版社的羅文嘉,想在自己的老家桃園新屋開一家水牛書店,就遇上了問題。羅文嘉曾經在接受 Readmoo 採訪時說到,因為鄉下市場規模不夠大,書店必然不會有足夠的營業額支撐,沒有銷售的保證,自然也就無法取得經銷商的完整書籍供貨。他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之前鄉下一直沒有書店是有原因的!

但是也不必然是鄉下才叫不到書,水木書苑負責人蘇至弘就在友善書業合作社成立記者會上指出:「因為規模小,獨立書店很難叫到需要的書,所以才會成立合作社」。希望趁著近日文創風行,獨立書店獲得了媒體聚焦的時刻,一鼓作氣將獨立書店供書的最後一哩接上。

未來除了書籍之外,合作社還會同時結合小農特色、文創商品共同行銷,幫助獨立書店開發適合的週邊商品,增加銷售機會、幫助書店發展各自的特色。面對外界對於合作社是否會與既有經銷商競爭的質疑,蘇至弘則表示:「我們不用賺錢,但是要活下去,」換句話說,他認為這不是賺錢與競爭,而是以目前的狀況,是根本沒有書的生存問題。

兩個後續思考方向

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也在致詞時指出,近幾年台灣獨立書店的活力也讓他深深感動,甚至在一般商業認知裡被視為「穩死」的地點,卻開出了生氣蓬勃的書店,「這給了我很大的震撼,」他甚至認為,現在的台灣獨立書店,結合了在地文化、生活風格與生活價值,若要挑戰成為世界性的典範,也並非全然不可能。

然而,對於獨立書店的未來發展,郝明義也提出了他心中台灣獨立書店可以走的兩小步:

首先,郝明義還是相當支持「圖書統一定價」制度,無論是美國市場統一供貨價格而讓各通路決定售價,或是法國書市統一最終售價而讓供貨折扣由業者自己決定的方式,都是可以努力的方向。其次,合作社成立之後,更重要的是如何落實集體採購、各自配送的有效運行,如何找出有效率、創新的執行方式,也是後續必須面臨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