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德:我的每部作品都是我人生大告白的片段
18 世紀末,正逢法國大革命,社會動盪之際,訴諸理性的啟蒙思想受到質疑,浪漫主義於是興起,呼籲人們捨棄理性思維,正視並勇於表達內心的自我感受。《少年維特的煩惱》堪稱此時期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
《少年維特》:歌德的情感自白
善感而浪漫的維特,正是歌德自己的化身。1772 年,大學畢業的歌德在舞會上邂逅了一位法官的女兒夏綠蒂‧布芙,儘管心有好感,夏綠蒂卻已是其好友凱斯特涅的未婚妻,這段單相思終究被埋葬。生性奔放熱情的歌德因而感到十分痛苦,曾想自我了斷,最終選擇與維特不同的道路,揚長離開傷心地。
愛情,是他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書中,主角維特以寫信給摯友的形式,書寫對夏綠蒂的濃烈情愛;書本以外,歌德僅用一個月的時間便完成此作。他曾說:「如果沒有了愛,沒有了情,我是寫不出什麼東西的。」藉由創造出一個自始至終皆跟著感覺走的少年維特,歌德得以抒發自己內心深處最矛盾糾結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