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伊斯蘭激進主義者對抗,你覺得需要多大的勇氣?
文/小食曼
2005年10月,巴基斯坦發生了該國史上最嚴重的地震,而巴基斯坦的極端組織TNSM搶先一步,派出救援團隊進入災區史瓦特。而那也正是史瓦特這個地方的惡夢的開始⋯⋯
出身TNSM的毛拉(mullah)在布道時說這場地震是真主給我們的警告。如果我們不改正自己的行為,並依循莎莉雅(sharia),也就是伊斯蘭律法過日子的話,將會有更嚴厲的懲罰從天而降。
––摘自《我是馬拉拉(青少年版)》
你是否也訝異於「天災是老天給予的警告與懲罰」這樣的論述,竟然到了21世紀都還聽得到?但是大多數的巴基斯坦的人們(尤其是婦女們),仍是打從心底、從未懷疑地深信並且畏懼著。大多數受過教育的人從來不曾真正地感受到「知識」與「教育」的可貴,因為這些東西就像是空氣一樣環繞在四周,很少出現資訊、知識缺乏的問題,只有「我要不要、學不學」的問題。
馬拉拉‧優薩福扎伊(Malala Yousafzai)在這場地震中,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以及「媒體」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般的可怕。在那場地震過後,TNSM的領導人之一的毛拉(mullah,即宗教導師的口頭稱呼),時常在電台當中佈道、教導大家如何過品德高尚的日子等等,但漸漸地,隨著聽眾越來越多,也擁有了一群擁護、支持的粉絲們後,毛拉在電台當中開始宣導「聽音樂」、「跳舞」、「讓女人走出家門」、「讓女孩上學」等都違反了真主的教誨,這些都是《可蘭經》所嚴格禁止的。
起初,還有許多人不畏懼地願意站出來反對毛拉的言論,但是隨著毛拉在電台上將這些反對人士的名字一一公開,並貼上「罪人」的標籤後,人們開始退卻了,更遑論是後來的殺來放火樣樣來,能繼續公開自己立場,反抗到底的人已成少數。但是當時年僅16歲的馬拉拉做到了⋯⋯
麥克風的存在讓我覺得自己宛如在對全世界說話。我只在地方電視臺與報紙上說過話,但是,我仍覺得風會將我的一字一句吹向遠方,就如同它在春天時會把花粉吹得四散,讓種子得以滿布大地。
––摘自《我是馬拉拉(青少年版)》
人生不像電玩RPG,知道怪物在那還能毫無畏懼地勇往直前,就算不幸失敗,只要按個「Restart」,一切又可重新開始,直到破關為止。但是馬拉拉卻能在知道前方的道路困難重重後,仍然挺直腰桿,不屈不撓地走在她所堅信的對的道路上。她所做的事情其實並沒有那麼困難:接受電視台、報紙採訪、主動投稿到BBC發表在塔利班統治下的生活點滴、協助拍攝《紐約時報》關於巴基斯坦教育現況的紀錄片等等,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如何跳脫環境所給予的限制,甚至是威脅。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Southbank 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