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培瑜睡醒活在繪本裡】大人才是人,小人不是人?
瘋狂愛上書的起點在……
最近開始寄發小一新生入學通知,我的許多家長朋友開始緊張,問學校風評、問課後時間的安排、也問學習用品要如何準備。
這讓我想起小狗哥哥剛上學的第一學期,面對孩子每日的學校事務通知單、連絡本上的作業等等,我經常感到不解。
像是運動會上的「健康操表演」,為了讓孩子看起來充滿活力地在家長及參與來賓面前展演,當然少不了事前的刻意練習;又或者是看似氣勢十足的「運動員進場」,孩子不斷不斷地排演,其實耗費了許多原本可以用來玩耍的時間。
至於「回家作業」裡光是「國語」這一個科目,就有國語課本、國語作業本、國語習作、國語測驗卷、國語生字簿、國語考卷本……這麼多回家作業!我更難以理解的是,若再細看考題內容,一直繞著同一篇課文衍生出來的填空、選擇、造字、語詞等題目型式,對於孩子增進語文運用能力、文學鑑賞能力……的關連究竟是什麼?
對小一新生來說,這些學校事務和作業本的反覆操練,意義究竟是什麼?
繪本《瘋狂愛上書》裡,圖書館員莫莉不小心把流動圖書館開進動物園以後,讓動物園裡的動物都瘋狂地迷上了閱讀這件事!此外,莫莉還針對不同動物的需求,提供最適合的書籍──給長頸鹿高高的書、給海獺防水的書。
這是很棒的圖書館員吧!對於不同的學習者來說,面對新的學習材料,理當會有入門的困難,但因為有適當的引介,不僅變得容易,還能從其中找到樂趣──學習,於是才有可能延續下去。老師也可以是這樣的角色吧──這是我的期待,因為全班(30 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文化資本都有差異呀!但更真實的情況是:孩子仍得面對統一的考試及學習內容,日復一日的。
「我是人耶!」
小狗哥哥現在三年級,有天他在寫不完的國語生字詞本前跟我說:「我真想趕快長大,長大就不用寫生字和語詞了!」
還沒上小學的弟弟說:「可是長大了要寫別的功課吧!搞不好那時候你就覺得生字和語詞是簡單的了。」
哥哥有點無奈地回答:「就算是這樣,我還是比較喜歡可以動腦的事情,我是人耶,我們出生不是為了一直寫這些功課吧!我是人耶!」
弟弟:「你還不是人,你是小人,大人才是人!」
繪本《我是貓耶》裡的愛吃鯖魚的貓,一天到晚都想吃鯖魚。有天在路上突然被一群唱著歌的鯖魚追著,貓看到眼前飛來的鯖魚群嚇得拔腿就跑,直到躲進戲院裡,都還逃不過鯖魚的歌聲,貓只好再度逃跑。但就算是這樣,當天晚上,他也還是只想吃鯖魚,因為他說:「我是貓耶!」
貓是因為愛吃嗎?在我看來,牠必然是隻表裡一致、對自已真誠無比的貓,才能在猶有餘悸之時,仍然堅持晚上還要吃鯖魚。那麼,小狗哥哥面對一直寫著同樣的生字作業時,大叫:「我是人耶!」的時候,心中對於「人」的想像和認識是什麼呢?於是,我請他暫時離開作業本,告訴他:「人,的確不用一直寫功課,人也不是為了寫功課才活著的!」
然後我們一起把《我沒有做家庭作業,因為……》這本書讀過一遍,因為我們真的想要「認真地」一起找一個好理由說服自已、也說服老師,生字詞不要一直重複寫,只要三年級的小學生知道字的結構、筆順、字義……就可以了!
我沒有做家庭作業,因為……
一架載滿猴子的飛機,降落在我們家的院子。
小矮人把我所有的鉛筆都藏起來了。
超級大蜥蜴入侵我的社區
生火的木柴用完了,我只好犧牲我的作業簿來取暖。
我們笑著看著每一頁畫面和沒寫作業的理由,最後卻找不到一個可以參考的說詞,因為小狗哥哥說:「這些都太扯了,老師不會相信的!不然我自已來想一個好了,弟弟也來一起想吧!」
至於那天的作業是怎麼完成的,我根本記不得了。
因為我相信,對於孩子來說更重要的,是他從寫作業的困境中走進了真實世界裡──我告訴他:「老師給予你的評價和認識你的起點,你並不需要照單全收;在面對更重要的價值觀時,你必須要挺身而出為你自已相信的事情爭取並與人公開討論。就像你認為你已經掌握了寫作國字作業的意義不在於反覆練習,那你就可以試著去找老師討論,並且也試著聽聽老師的陳述。」
有如此對話景況的那一天,我們的孩子離「我是人耶!」的理想世界,就不遠了!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Michael Bentley
延伸閱讀:
- 《瘋狂愛上書》/阿布拉
- 《我是貓耶》/青林
- 《我沒有做家庭作業,因為……》/小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