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那個時代的受害者,但「現代」會對她比較友善嗎?
Photo credit: Evgeniia Litovchenko/Shutterstock.com

【讀者舉手】她是那個時代的受害者,但「現代」會對她比較友善嗎?

文/Miffy

「正義」得到了伸張,諸神之主跟黛絲所開的玩笑到此結束了。

哈代寫的《黛絲姑娘》是個如希臘悲劇般的作品,女主角黛絲做為一個悲劇英雄,承受的絕不只是命運之神對她的無情,更是維多利亞時代社會價值觀的犧牲者。命運之神的捉弄雖然讓她無處可逃,但真正逼死她的不是神,是人,是人對女性的不公不義把黛絲推向痛苦的深淵,是人把純真善良的黛絲當成獻祭品,滿足嗜血的傳統父權體制。

黛絲家境貧困,意外得知自家擁有貴族血統後,母親要黛絲藉此和一戶有錢的親戚攀關係,沒想到這次拜訪成為黛絲悲慘命運的開端。黛絲被垂涎她美色的亞雷誘騙失身,雖然後來黛絲遇到願意娶她的安吉爾,但安吉爾在得知黛絲失貞後離她而去。此時亞雷又找上黛絲,他不斷告訴黛絲說安吉爾不會回來了,加上黛絲的父親過世,為了家人,黛絲再次委身於亞雷。但黛絲忘不了自己對對安吉爾的愛,這終於使她忍受不了亞雷的欺壓,決定……

維多利亞時期對女人的貞潔十分重視,儘管黛絲是個受害者,但社會不僅沒有幫她伸張正義,還無情的打壓她:村民們的閒言閒語,牧師冷酷無情地不願協助黛絲的孩子下葬,甚至連黛絲的父親也以黛絲為恥,他們都是僵固體制中的加害者。社會一方面要求女性保有貞操,一方面又讓男性肆無忌憚地侵犯女性,像亞雷那樣的有錢少爺汙辱了女人後還逍遙自在,一點都不會有罪惡感。亞雷甚至可以責怪黛絲,說是黛絲誘惑他,就像夏娃使亞當墮落一樣誘他犯罪。憑什麼男人可以用地位和金錢支配女人,憑什麼女人要背負使人類被逐出伊甸園的原罪,這多不公平!

亞雷很可恨,但安吉爾也不可原諒,他自己和女人胡來,卻苛刻地要求黛絲守貞,這根本是道德上的虛偽。他對黛絲的愛不是真的,他愛的只是他建造出的完美女神假象,他只想看到黛絲純潔高貴的樣子,無法想到黛絲也有肉體、世俗的一面。表面上,安吉爾好像不被傳統觀念和階級制度束縛,擁有開明的想法,實際上,他還是逃離不了舊思想的窠臼。安吉爾到了巴西後才發現自己的淺薄和虛假,領悟到不能以發生在黛絲身上的事來評論她是否道德,過去的事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可惜這領悟來得太遲。

黛絲可憐的地方不只是整個社會的不公不義,更是她毫無怨言地接受社會賦予的期待、灌輸的概念,甚至不知道反抗。黛絲是被動的,她默默地忍受一切,因為她覺得無法、也無能為自己辯護,她認為自己有錯,並要為此付出代價。黛絲加在自己身上的的痛苦和批判,比其他人加在她身上的更多。就因如此,所以安吉爾離開她的時候,她沒有生氣,沒有反駁安吉爾的責難,把所有痛苦獨自扛下,當個無聲的被害者。這就是那個時代的女性,被教導要服從、要認命。即便黛絲再怎麼獨立堅強,也沒有足夠的力量或意識去對抗整個社會、整個父權體制。黛絲最後的決定,是被社會體制壓迫到極致的反動。

黛絲愛安吉爾超過愛自己,安吉爾對她來說就像天使,即便黛絲沒有失身,也覺得自己完全配不上他。她把自己想得太卑微把安吉爾想得太完美,所以在安吉爾面前完全失去自我、甚至沒有尊嚴。黛絲面對自己的結局時還想著安吉爾,希望自己純潔無瑕的妹妹能嫁給安吉爾。黛絲完全是個悲劇女英雄,她認為自己應當要贖罪,所以對家人和愛人無私付出,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都不曾考慮自己的利益。黛絲哪知道自己什麼罪都沒有、哪知道她才是真正的天使呢?

讀完小說,我十分難過,尤其當黛絲說「如果當初安吉爾是和她跳舞,那該有多好?」時,我更加感到不捨。為什麼命運對她如此不公,使她一開始錯過了安吉爾,又讓她遇到亞雷?為什麼家計的重擔要落在她身上?為什麼她不能有一個幸福美好的結局?我心疼黛絲沒有女性主義的意識,不懂得爭取自己的權利,她的錯難道只因生錯時代?如果黛絲生在現代,會比較幸福快樂嗎?

令人難過的是,即使在現代,對於性別的種種歧見,仍讓這個問題得不到肯定的答案。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再多讀一點關於這本書的介紹吧!

  1. 《黛絲姑娘》反映 19 世紀資本主義入侵英農村

延伸閱讀:

《黛絲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