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書封

中國科幻小說《三體》神逆轉,拿下科幻小說大獎──雨果獎

編譯/陳慧敏

中國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的《三體》第一部英文版,拿下雨果獎長篇小說首獎,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此殊榮,譯者劉宇昆上台代表領獎。

兩大科幻小說文學獎之一的雨果獎,是在科幻迷參加的世界科幻年會(Worldcon, World Science Fiction Convention)中頒發;今年為第 73 屆,在華盛頓州斯波坎市舉行。頒發壓軸的長篇小說獎時,舞台場景轉為國際太空站,由美國太空人林格倫漂浮在螢幕前,宣佈得獎者為劉慈欣。

劉慈欣在 2006 年到 2010 年陸續出版《三體》三部曲,直到 2014 年英文版小說才於美國上市。

出生於六○年代,被稱為「大劉」的劉慈欣,對英文版原本不抱期待,他曾在採訪中表示,科幻文學重鎮在美國,「外國人」寫的科幻小說恐難受注目,就像中國人也不會關心外國人寫的武俠小說。

《三體》第一部大受好評,並獲得多個國際奇幻文學獎提名,包括星雲獎、軌跡獎、坎貝爾獎、普羅米修斯獎等。英文版第二部已於 8 月 11 日於美國上市,第三部也翻譯完成,即將出版。

劉慈欣在委託代念的致謝辭提出,自己是科幻小說迷,讀很多雨果獎作品,「對我來說,雨果獎顯得很遠,我從沒想過自己會跟它產生聯繫。」他特地感謝翻譯者,「在中文與英文這兩個遙遠的文化星球之間,有一艘飛船將他們連結在一起,那就是本書的譯者劉宇昆。」

劉宇昆致詞提到,非英語系打入美國市場很不尋常,更別說獲獎,因為大部分的外國作品沒有機會被翻譯成英文,他除了感謝英文編輯和出版社,還特地感謝前經紀人幫他準備一個團隊,讓他能順利完成翻譯。

小狗拉票事件讓《三體》神逆轉

實際上,《三體》一開始只是候補,無法進入決選名單,但後來卻因為「小狗拉票事件」,最後來了個神逆轉。

科技媒體 Wired 報導,所謂的小狗拉票有兩個不同的組織,一是不滿雨果獎陷入政治正確的科幻小說家所組成悲傷小狗(Sad Puppy)團體;他們批評雨果獎愛頒獎給支持同志、種族多元性和弱勢的題材,讓社會正義凌駕於角色發展,希望讓科幻小說回歸娛樂,因此自行「推荐名單」,主動發起拉票行動。

相隔一天,自稱為自由主義部落客的比爾(Theodore Beale)也發起狂暴小狗(Rabid Puppy)組織,他公開反對種族多元、厭惡同性戀和反對女性取得投票權,他發布「提名名單」,對外宣稱有數百名追隨者,有意操控雨果獎投票結果。

受到「小狗」推薦的兩位作家──貝雷特(Annie Bellet)和克羅斯(Marko Kloos),不願淪為棋子,乾脆宣布退選。由於克羅斯退出,讓候補的《三體》,有機會進入前五名決選,克羅斯當時甚至還非常祝福《三體》。

Wired 報導,世界科幻年會新增會員人數高達 11,300 人,而 6 月 31 日投票截止日,總共有 5,950人 投票,比過去投票的成長 65%,兩者都創歷史新高,曾讓主辦單位和科幻迷一陣緊張,擔憂「小狗」灌票,喪失獎項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