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歐

【創作幕後】身為人,我們為何會忘了保養內心的清明?於是我開始尋找內心的那個…小跳舞人……

文/小歐

這是一篇本該放在書裡面的序。

原本打算把書稿整理完之後,再來想想《小跳舞人》的序該怎麼寫。但是就在定稿之前,我猶豫了。

我想在那本書、那個故事裡,只要存在那個書中的「我」和「我的小跳舞人」就好了,如果把真實的我也同時放進書裡,老老實實地交代寫作動機,說明故事的真實原委,好像會使得「小跳舞人」少了些想像力,減了些魅力。

不過基於作者該有的誠實良心,還是希望能好好把自己在意的理想說明,於是有了這一篇文章。

打從我有意識以來,家裡的書架上就有許多深奧的讀物,其中不少是爸媽基於他們讀哲學系、熱愛佛學的背景而收藏的書。我小時候無聊時就會把那些書拿起來翻翻摸摸,或在書架前駐足發呆,想著那本看不懂的書到底在說什麼呢?且在我成長的過程中,被要求背誦心經,要知道什麼是「六道輪迴」,要對於生和死有所意識,也是家學的一部分。

那時家父還會購買像《牛頓雜誌》這一類有宇宙照片當封面的書刊,我常邊翻閱著這些圖片、邊想著,天堂在哪裡呢?外太空裡有天堂嗎?人死了以後該如何抵達天堂或地獄呢?感覺那些星球都好遠唷,所以靈魂可以瞬間移動嗎?

這種無解的問題,只是兒童們有空時才能進行的空想,且隨著年齡漸增,這種空閒只會越來越少,在大量考試讀書升學就業的人生忙亂階段後,我就這麼長大了。

過著看起來正常,但卻有各種疑問的人生

成為社會人以後,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正常得體,心裡卻自覺有嚴重的社會不適應症,常認為人生很不好玩;但也就在那時候,小時候曾背誦過的心經經文,不時在我心裡浮現,因為太久沒念了,以至於那些句子只能零零散散地出現。它不時在我心裡響起,太大聲卻又不完全,這種狀態讓我在意了起來,我於是找回經文,把它再次默記背順。

好像就是在這個時候,經文勾起我兒時對世界的提問,讓我想以自己的方法,來試著思考我的存在,以及若真的有輪迴,有天堂、地獄的話,它該是如何運作。

2006 年,因為祖父過世而寫下《9個故事》之後,心裡的某一個開關被打開了,雖然對人生的迷惘沒有完全排除,卻發現了一條可以往那裡走去的路。

《9個故事》是一個有關靈魂流轉和宇宙之間的故事,我盡可能把我認同的宇宙觀置入故事之中,寫這個故事的過程很暢快,初稿只花了三個星期就寫完了。

在那之後,我便告訴自己,《9個故事》只是一個開始,人在了解了輪迴之後,那麼然後呢?如果草原是一個開始,那麼然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