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讀過的那本經典名著】陳栢青:當你擁有人類全部的過去,就能通往全部的未來
你的第一本經典,也許是眾多小篇故事集結的《格林童話》、大人強塞進你手中要你背誦的《論語》、《唐詩三百首》,又或者是兒童版的《西遊記》、《三國演義》,它們伴你度過了一段童年歲月,並且勾引出你對世界的想像力與理解。
只是長大後,隨著生命層次的提升,個人成長環境、遭遇處境的不同,你有時會忍不住質疑起生命的意義,心中的迷惘與困惑又有誰能解答。
經典,就像是夜空中的群星,獨自地放著光明,等待著迷失方向的旅人抬頭仰望,再從這片星空中找到再次前行的方向。
但如果依然在星空中感到迷惘呢?那也別緊張,不如先坐下來聽聽幾位旅人們的心聲,究竟在這片星空中發現了什麼、得到了什麼,是什麼原因讓他們繼續一段又一段的奇航,或許你也將從中獲得踏出第一步的勇氣與動力。
答題者:陳栢青(作家)
Q:為什麼要讀經典?
時不時會想起一個人,可能是在街頭轉角,在電影院,在逼得很緊就要來不及的一次約會路上,僅僅是因為錯身時一個陌生又熟悉的表情,因為半首歌,甚至是看不清就快閃的一抹背影,就那個瞬間,鼻子一酸,心跳比平常快了幾拍。之於自己,那是初戀,是很久以後都還惦念,能夠從中重新獲得力量的事物。之於全人類,那就是經典。經典是曾被提取,而如今重歸返且構成人類意志或是整體文明的一部分。熟悉又陌生,淡淡深深。閱讀經典,所謂的讀,其實都是在重讀。重讀,不只是讀,而是看見自己的過去。當你擁有人類全部的過去,就能通往全部的未來。
Q:閱讀的第一部經典是?是在什麼情況下閱讀的?
《紅樓夢》。在我小學五年級的暑假,我還是沒有交到朋友,我每天都關在家裡,吃兩顆茶葉蛋,然後拎著一條大毛巾沿著被晒得很燙很亮的鐵軌走去游泳池。那時我一天讀兩回《紅樓夢》,整本書百二十回,剛好就是一個暑假長度。而世界曾經是游泳池水面那麼薄的介面,至今我仍分不出,是那個很寂寞很寂寞幾乎就要來的死掉離我比較近,還是半天風箏飛著而地平線上有公子和女孩們笑著追逐的大花園更靠近我?虛構和真實曾經在同一個水平面上,他們都一樣巨大,一樣遙遠。也許是因為一樣遙遠,也就一樣大了。那也是我人生第一次明白,什麼是孤獨,而完足。
Q:有哪一部經典,是想重讀一回的?
王爾德《格雷的畫像》。小說裡少年永遠美麗,只有畫裡的他逐漸猙獰變老。以前只是覺得能永遠青春多好。現在慢慢明白了畫像的祕密,那是關於愛,但不是愛的本身,而是愛如何投射。愛投射後,因為注目,而有所偏差。因為凝視的,與原版永遠有所差異。那便產生一個弔詭,我們所愛的,永遠不是目標物,而是投射後的落點。在小說中,那就是畫,是另一個「不是自己的自己。」因為我已經變成不是自己的自己了,所以可以回來讀他的,也是我的畫像。
Q:推薦年輕人閱讀哪一部經典?
《唐吉軻德》。而且你大概也不會讀完的,那也沒關係,因為我也沒讀完過。但這一生我看了聽了百老匯音樂劇《夢幻騎士》( the man of la mancha)無數次。故事裡老先生相信夢想一輩子,把村姑當成公主,風車當怪獸,等他倒下了再不相信一切,村姑趕到他身邊,告訴他,只有你,曾經把我當成公主。他們一起唱起主題曲,唱夢想一個不可能的夢想,打一個打不倒的敵人,奔赴一個勇士都不敢去的地方,摘一顆摘不到的星星……歌這樣唱著唱著,很多事情就這樣過去了,我這樣長大了。這一生,我都想變成這樣的人,直到有一天,有足夠的力量,回頭看《唐吉軻德》。經典是一切開始的地方,也是回去的地方。
◎ 立即參加【我讀過的那本經典名著】:分享你的經典閱讀經驗,即有機會獲得《群星文庫》紙書套書(共四本)!
◎《群星文庫》將於12月初推出紙書:《失去影子的人》、《噢!父親》、《山月記》、《深淵居民》,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