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解決問題開始壯大──水牛書店

【獨立書店與街區風貌】從解決問題開始壯大──水牛書店

文/陳怡慈

時值文化議題如火如荼之際,時報出版《改變街區的獨立小店》,是京都惠文社一乘寺店店長堀部篤史,面對獨立書店夾擊於大型連鎖書店及講求 CP 值等價值觀的環境下,探討獨立小店存在意義的作品。將時空從京都拉到台灣,電子書對實體書的影響、獨立書店的存廢,也是爭議已久的問題。到底獨立書店存在的意義為何?對於街區的影響又是什麼?或許能從台灣的獨立書店身上,與堀部篤史一同反思消費時代下文化的意義。

我們邀請到幾位獨立書店負責人,聊他們的故事,也一同尋找台灣自己的文化路。

提到複合式經營的書店,腦中第一個浮現的一定是水牛,兼容了餐廳、小農市集、書店、按摩服務,水牛的觸角延伸極廣,在水牛看書、用餐、喝咖啡、逛街,足以消磨一整天,如果哪天不想被購物或其他娛樂填塞生活,水牛是個能轉換視角、體驗生活的好去處。有趣的是,若問起水牛的營收,社長羅文嘉也不諱言,小農市集、書店、餐廳的營收是各占百分之三十,每個環節都像是在支持對方的生存似的,彷彿想穩穩地紮根於瑞安街。

夢想在故鄉開一間書店

水牛書店的發展史,與一般的書店不大一樣。社長羅文嘉提到,淡出政治圈後,他回故鄉延續之前開辦的英文班,希望能幫助弱勢家庭的孩子。為了讓英文班能有穩定的收入,決定以種田賺取收入,而在這樣的過程中,又接手了老牌出版社水牛的經營擔子。「我小時候沒有書店可以逛,只能去文具店,現在我有能力了,又接了一個出版社,有那麼多現成的書,就決定開一家書店,完成夢想。對我來講,開書店的初衷是完成在自己的故鄉有一家書店的願望,因此水牛跟一般的都市書店完全不同。」

當然,在開設書店後,才發覺為何全台灣的鄉下都沒有書店,原因來自於缺乏消費族群,沒有足夠的市場來支應。當市場不足時,便沒有供給。然而,就算市場法則如此殘酷,單憑少數人的理想與熱誠卻也很難改變,因此羅文嘉決定從自身的做法開始改變:水牛書店不賣書,而是提供大家交換書籍。除了水牛出版本身的書之外,書店裡都是大家捐獻的書籍,並且提供以書換書,貢獻一本書的人,也可以選一本書回去。

但是,這樣的經營方式沒有任何的收入,依舊無法維持一間書店的營運。「鄉下沒有市場,都市總會有吧,」於是羅文嘉回到求學時代的居所瑞安街,在這裡開設了第二間水牛書店,他期盼這間書店不僅能夠維持自己的營運,也能夠支持遠在桃園的水牛。「一開始是書店,因為我們自己種水稻,書店順便也賣稻米;後來幫農友賣地瓜,賣了地瓜後又幫忙賣菜,因為菜賣不掉會爛掉,所以我們做廚房;除了賣菜之外,我們又賣更多的食材。現在大家看到的複合式經營,都不是計畫中要這麼做的,完全是隨著需求、想法,為了解決問題而改變。」

從解決問題開始壯大──水牛書店

儘管笑稱水牛的營運方式不符合經濟,完全毫無章法,只是為了分享喜好與解決問題;但不可諱言的,水牛卻是台灣最早走出自己獨創風格的複合式書店之一。

書籍是永不退流行的需求

要談到書店的經營,不可避免一定會聊到近幾年來困擾大家的產業萎縮。「在以前那個年代,看書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是知識性的休閒行為,但到了現代,休閒的選擇太多了,讀書已經排在很後面,所以整個台灣買書的人口越縮越小。隨著數位產業增長,全世界都一樣,只是台灣比較嚴重,台灣本身內需不足,加上被稀釋,產業整體縮小,甚至一家書店要單靠書本維持都很困難。」但讓羅文嘉覺得安慰的是,水牛書店從開店以來,每一天都有書賣出去,所以儘管賣書總額無法負擔水牛的基本開支,他依舊堅持書店存在的價值。「現實環境中,書店單靠賣書是難以生存的,所以台灣的書店大多走向複合式經營。我想全世界都一樣,就算像蔦屋書店這樣大型的連鎖書店,也是從單純的閱讀走向生活化,有些書店甚至賣園藝用品、手作器物等,因此多元化的經營是必然趨勢。曾經有朋友問我,書店為何要走複合式經營的路線,但是沒辦法,除非你要放棄書店存在的價值。我看報表,每天至少都賣掉一本書,我相信就算書店業,還有出版業,市場都萎縮了,書籍都還有需求存在。」他進一步提到對書店未來的看法,「書店像是一個文化平台、生活空間,不單只是提供販書籍而已,它讓人可以看書、發呆、跟人約好談事情,提供約會、活動、演講、分享、出版社辦活動的空間平台。」

從解決問題開始壯大──水牛書店

買完菜順便買書,每日都有機會推廣給讀者好作品

在所有個性書店之中,水牛的特色是結合農業,這也形成了水牛獨特的風景:許多顧客來買菜之後順便買書,或者是吃完飯後順便逛書店。「來水牛買書的客人,就跟我們逛街逛夜市一樣,覺得這一攤不錯,接著就進來坐,覺得這本書不錯,就順便帶回去,很多都是抱持著這樣的心情。」採訪的當日,我坐在店裡幾個小時,看著許多應該是常客的人,在隔壁餐廳用餐完畢後來到書店逛逛,店長 Ben 熱情的與顧客打招呼,並與他們聊聊最近進的好書。忽然發覺,這是一種連鎖書店很難提供的價值:因為信任,所以相信對方口中推薦的書籍,因為購得了一本以往較少閱讀的類型的書,而將自己的觸角延伸得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