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貓出版偵查課】詹宏志教我的出版課:之二
編輯不要太有潔癖
在城邦的第一年,剛搬完家沒兩個月,就碰上了台北國際書展。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打出集團剛剛成立的氣勢。展前會上每個行銷企畫都不曉得還能做什麼,除了推書、做大看板、放作者大照片、打多一點折扣,出版社還能有什麼偉大的招數嗎?
有人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說:我們開一輛車進去,買書就抽獎,最大獎城邦大獎送汽車一輛。
當場每個人面面相覷,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不知該說什麼才好。書展送贈品很常見,送到一輛汽車這絕對沒發生過,但問題不是沒人送過,而是這形象上……對得起來嗎?
散會後在電梯口我碰到詹宏志,我說這個計畫感覺需要一個能婉轉一點解釋這個大手筆的口號才行……話還沒說完,詹回答一句我畢生難忘的忠告:
「編輯不要太有潔癖。」
編輯通常只活在自己的同溫層,但你放眼看過去,你的親戚,你的朋友,你的家人,你的鄰居,你的小學同學、髮型師傅、銀行理專……他們也都需要書,有機會變成你的讀者。如果你只為你的閱讀興趣出書,你可能會忘記食譜、運動、遊戲、音響、養貓、種花、羅曼史、寶石鑑賞、著色本等對許多人都有重要價值的書。
從選書到對讀者說話的語言,太自命清高就失去跟大眾讀者溝通的可能,有潔癖的人辦不成《蘋果日報》,也辦不成 Discovery 頻道。不要太有潔癖的意思,不是立刻轉向全然媚俗,而是你需要懂得俗,使用俗,理解世俗的心緒、情感,關切大眾,大眾才會關切你的書。
世俗世界誕生過許多重要的書,《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是為世俗而生的,金庸、瓊瑤是為世俗而寫的,《哈利波特》、丹布朗鎖定的都是世俗的世界。世俗世界有高端也有低端,編輯要做的事情是理解世俗,滿足它。
殺出重圍的貼紙
這一年 M 社簽了名作家的新書,大家興高采烈地安排活動,辦宣傳,積極跟書店談合作——畢竟是名作家,宣傳預算做得好,回收可以預期。
但不幸的消息從書店傳來,同一時間名作家還有另一本書在 Y 社也要出版,而且 Y 社還搭配了他的四本舊作,一次改版五本齊上。
以一打五,光這個書店的陳列面積上就打不過人家了啊。行銷例會上憂愁寫在大家臉上。
詹宏志只說了一句話:沒關係,那正好,我們只要做一件事就好了,你在書上貼一張貼紙,上面寫「XX 新書」四個字,就好了。這次上市其他的錢都可以省下來,只要確保出書的時候這本書有這張貼紙,並且能夠跟 Y 社那五本書放在一起就好。
聽到這個巧計,大家都半信半疑,上市三天後,消息傳來,M 社的這本書在同一時間總共六本書的大陣仗中獨占鰲頭,成為亂軍中的銷售冠軍。
這是怎麼辦到的呢?原因是名作家年年有新書,對粉絲而言,知道偶像有新書就會激起買書的慾望,但麻煩的是新書一直來,你很難記住哪一本是真正的新書。
一次有六本書上市,對名作家粉絲而言絕對是個大消息,一定不會錯過,但到了書店一看,到底哪一本才是新書呢?如果每一本看起來都很新,那只會剩下那一本貼著貼紙、宣告我是新書的才會抓到最多粉絲的注意力。
所以新書上市其實是個訊息戰,而不是個陣地戰。
詹宏志先生說: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
延伸閱讀
數位時代,一起和《老貓學數位PLUS》!►►
[not_mobile]
[/not_mobile]
(更多老貓文章請看老貓出版偵查課)
(鼓勵老貓陳穎青的出版研究,請給老貓出版偵查課粉絲團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