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妮佛勞倫斯、 茱莉亞羅勃茲…知名好萊塢女星和她們的私房書單
編譯/白之衡
過去某個年代,好萊塢女星是與「花瓶」劃上等號的,最有名的例子,應該就是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成了「金髮傻妞」(dumb blonde)這個字眼的濫觴。但其實夢露也愛讀書,細察她的書單,還會發現她幾乎讀遍了歐美各大經典文學名著。這就是螢幕形象造成的錯覺!事實上,現在許多螢幕上活躍的女演員都愛閱讀,兼具演技與知性,和「花瓶」這兩個字怎麼都勾不上邊!
在 Feed Your Need to Read 網站上,專欄作家費莉(Jessica Ferri)就從各大媒體的文章中,整理出八位女星與她們鍾愛的書。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八位女星是怎麼說的。
1. 珍妮佛勞倫斯:《舉高屋樑,木匠們》/沙林傑(Jerome David Salinger)著

報導指出珍妮佛勞倫斯(Jennifer Lawrence)曾如此評論這本《舉高屋樑,木匠們》(Raise High the Roof Beam, Carpenters and Seymour):「我深深被沙林傑對過去那個時代的社會觀和諷刺手法所吸引。我先讀了《麥田捕手》(Catcher in the Rye),再來才是這本。我認為美國文學中並不存在過像這本書中的那些角色。」
珍妮佛勞倫斯所鍾愛的其他書籍,還包括《安娜‧卡列尼娜》、《凱文怎麼了?》。
2. 葛妮絲‧派特洛:《簡愛》(Jane Eyre)/夏綠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著

葛妮絲‧派特洛(Gwyneth Paltrow)與《簡愛》的緣分跟她同是知名演員的媽媽布萊絲‧丹娜(Blythe Danner)有關,她如此說:「我的母親,也就是那位了不起的演員,在我大概 9 歲或 10 歲時,開始讀《簡愛》給我聽。那是第一本讓我著迷的成人小說。其中有一個段落是這樣,兒時的簡愛與親戚同住,一位表親會欺凌她,而她試著反擊,結果卻被關在房間裡當作懲罰。我真的感受到她內心的挫折了。」
其他葛妮絲‧派特洛的愛書還包括,《罪與罰》、《麥田捕手》、《遮蔽的天空》及童書《月亮晚安》。
3. 茱莉亞‧羅勃茲:《野棕櫚》(The Wild Palms)/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著

茱莉亞‧羅勃茲(Julia Roberts)非常喜愛《野棕櫚》(The Wild Palms),甚至還認為這本書曾經救了她的英文成績。
「這是一部好美又好悲傷的愛情故事──這本書足以摧毀你。福克納的語言非常具描寫能力。他可以寫一整頁的文字,其中只包含形容詞和兩個逗點。事實上,他就是讓我高中英文課過關的原因;我下的標點符號一直以來都有點…奇怪。所以我跟我的老師說,『你知道,威廉.福克納從來就不使用正確的標點符號啊。』於是我的一位老師設計了一套系統,把計算成績的方式分成兩種,用來決定你通過的理由是內容還是正確的文法。」
茱莉亞‧羅勃茲其他已有中譯本的愛書還包括《心是孤獨的獵手》。
4. 茱莉安摩爾:《怕飛》(Fear of Flying,暫譯)/埃麗卡‧容(Erica Jong)著

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曾提到自己與這本書的相遇:「八年級的時候,我從媽媽那找到一本埃麗卡.容的《怕飛》,後來她說她是故意藏起來不讓我看的。我當時可完全不知道什麼是性呢!後來,我才知道這本書談的不僅僅是性,談的也是女性自主。」
除了推薦讓自己也晉升暢銷童書作家的半自傳系列作品「雀斑草莓」之外,茱莉安摩爾也提到自己非常喜愛《大森林的小屋》系列作品。
5. 凱特‧溫絲蕾:《真愛旅程》/理查‧葉慈(Richard Yates)著

曾主演《真愛旅程》(Revolutionary Road)同名改編電影的凱特‧溫絲蕾(Kate Winslet),也表示自己非常鍾愛這本書:「在那些兩人還很快樂的片段中,你看得出來他們之間的關係雖然即將崩壞,其實也還能再燃起幸福,但他們偏偏堅信自己已經是一對黃金伴侶,注定要過上更加美好的人生。這是一則關於失望的故事,而這又會摧毀人的靈魂。」
此外,凱特‧溫絲蕾也很喜愛左拉的《紅杏出牆》。
6. 凱特‧布蘭琪:《夜未央》/史考特‧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著
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對媒體如此形容《夜未央》:「對於這本書,我能想到的字眼就是『脆弱』(fragile)。徹徹底底打中我的,是費茲傑羅優美的文字,以及迪克(Dick)和妮可(Nicole)那場超越時代性質的婚姻失敗。」
7. 凱莉‧華盛頓:《天使雕像》/柯尼斯伯格(Elaine Lobl Konigsburg)著

「這是我小時候最愛的書之一!」凱莉‧華盛頓(Kerry Washington)在 Yahoo! 的訪談中提到自己對《天使雕像》的喜愛,也始終對深夜的博物館這個題材深深著迷,「我好愛這座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要是能夠在博物館已經關門、沒有人進來看展時,身在這座博物館,一定是很美的事。」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Feed Your Need to Read、娛樂重擊、Open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