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離群索書】任何東西都會飛,不然有天空要做什麼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Georgie Pauwels

【果子離群索書】任何東西都會飛,不然有天空要做什麼

整理一二十年前的剪報,從好幾個牛皮紙袋裡,倒出泛黃剪報,忽然看到一則報導有我高中同學的名字。我幾乎忘了這事,那是一樁軍火弊案,死了一位高級軍官,新聞沸沸揚揚,檢方層層追查,媒體不時就會報導某某人遭鎖定、被調查的訊息。我同學張某的名字就在這時出現。

有點意外,但不錯愕。張某和其他同學不太一樣,不是因為來自眷村,一口標準國語,而是他是所謂很「跳」的學生,敢蹺課,敢一下課在教室帶頭抽菸,聽到一聲「教官來了」,他用紙張在空氣中用力一搧,然後翻出窗子,事過再回來。

有一次下課時間,突然聽到東西從桌椅上墜落的聲響,一個影子倏忽從走道閃過,騰出窗外,那是張某,靈活的身手。隨後好幾個人吆喝著,追到門口。原來是別班的幾位同學,下課尋仇而來。幸好張某溜得快,下一堂課上到一半,他才喊一聲報告,晃進課堂,他對任課老師說拉肚子,廁所蹲了好久。

張某口才好,舉止應對中規中矩,善於演講,唬老師很有一套。印象最深是某個周末,可能放學後有活動吧,最後一堂課,同學紛紛蹺課,教室裡剩下不到十隻小貓。老師鐵青著臉上課,事後呈報學校。

蹺課是大罪,情勢一時緊張,一周後同一堂課,張某率蹺課者,站起來向老師道歉。他言辭懇切,口條清晰,一方面道歉,一方面侃侃而談學生本分,以及信誓旦旦日後必當守分為學,聽得我們憋住氣,不敢笑出來。這也見識了他厲害的一面。

不知張某是混哪個道上的,但聽說他爸爸是高級將領。他的貨多,扁鑽在外套口袋裡,防範下次又有人來挑釁。書包內有小本的,有純文字版,有圖片集,上課傳閱,在那保守年代,很多同學還是第一次看到原來女生長這個樣子。

張某謙恭有禮。我們班是高三才組成的班級,人人忙著K書,準備考門檻很高的大學文組,誰也不理誰,我又一張臭臉,知我名字的同學恐怕不多,遑論打招呼,唯張某見我,又點頭微笑又喊名字,是以我還滿喜歡他。他不讀書,模擬考沒多少分數,但大學聯招放榜,榜單上看到他和我同校不同系。上了大學校園偶遇,他還是一樣一聲嗨,連名帶姓喊我。畢業後多年,不曾街頭相遇,不料在報端見名字,其名特別,不致撞名。不過這新聞沒有下文,只讓我因此知道張某的當下近況。

幾年前讀張國立《小五的時代》,只覺得「小五」這稱呼有點耳熟,好像我認識的什麼人也叫小五。這次看到張某的名字,赫然想起,他說過,在家他老爸叫他小五。他排行第五,是家中唯一孩子,兄姊全留在中國大陸。好巧,他和張國立筆下的小五一樣,也是眷村孩子,也砍砍殺殺,也忙於「把馬子」。不過張某考上了大學。在那年代,考上大學萬事足。張國立的小五,不知後續如何。

張國立的小說,我大致都讀過,覺得《小五的時代》應是他的代表作。準確說,應是〈會飛的狗〉這一篇。這本小說並無〈小五的時代〉此篇名的作品,全書共五篇小說,主角都是小五,〈會飛的狗〉是最主要且篇幅最大的一篇。

〈會飛的狗〉裡,張國立模擬青少年的用語爐火純青,大量黑話,如:苗子、馬子、杏子、福壽、玻璃、郎、草,端(馬子)、薰草,有的耳熟能詳,直到現在還在用,也有的有點陌生。最大特色是整篇小說,對話之多,卻不用一個引號、冒號,稍一恍神,有時還不清楚這一段話是誰講的。

小五和他的狐群狗黨愛打嘴砲。若有讀者嫌張國立的《棄業偵探》系列打嘴砲太囉嗦,讀《小五的時代》就不能嫌了,那是青少年常見的說話模式。張國立用貼切語言,把那時代那一代人的想法、價值觀、心裡的苦悶與徬徨、志向與憧憬,完全寫活了。

張國立寫活了他活過的、愛過的那個年代,寫活了一起打混長大的難忘的痞子,寫啟蒙,寫成長。我喜歡這一本小說,我想是因為觸發了自己曾經的、青春不安的騷動,彷彿聽到年少輕狂時叛逆血液流動的聲音。每個青少年體內都有叛逆的因子,只不過各以不同的形式表現,程度或輕或淺,形式各異。

是啊,誰的成長過程沒有徬徨茫然又彷彿充滿未來與希望的時刻?我這一代學子,有的抱著存在主義的書猛讀,想一些其實不用想的問題,小五他們呢,不愛讀那些奇奇怪怪的書,更多的迷惑盡在憤怒裡發洩,或者不時質疑人生有什麼意義?考大學做什麼?可又不能想太多,因為考大學不管有沒有意義還是得考。小五想通了,不考大學,高中就沒有任何意義,當初不必考高中,不考高中就不必念初中,「追到最後,人根本是不必念書的。念了十二年結果不考大學,這十二年都沒有意義。」

小五是這樣想的,你可以說他激憤悲觀,但那個時代,整個社會觀感不也就如此?

偏偏讀教科書太苦悶,上課太無聊,小五以及同儕老六等,不是《擊壤歌》裡嚮往三民主義與中華文化的資優生,他們開口閉口最多的,就是「馬子」,最哈的就是女生的「福壽」。精蟲沖腦,滿腦子端馬子,真要行動又不知所措。張國立把大男孩的行為模式寫得活龍活現,小五和林達初試雲雨情那一大段,進退曲折,精彩之至。

小五的時代》,或說〈會飛的狗〉,故事背景不過聯考前幾個月,卻從一個時期反映一個時代,從小小的眷村投射到大大的家國。狗不會飛,但故事中的少女林達說,「會,狗會飛,任何東西都會飛,要不然有天空要做什麼。」年輕人就是仰望天空的一群人,俯瞰大地,等老一點再來吧。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

每個嫌惡青少年的,都曾是青少年:

  1. 另類思考:童書裡呈現清一色的「安全保證」,難道不算一種欺瞞?
  2. 【日本特派】日本少年少女文學的曖昧
  3. 寫成傳世經典《麥田捕手》,卻讓作者沙林傑終生悔恨不已?
果子離群索書

延伸閱讀:

  1. 搶神大作戰
  2. 鄭成功密碼
  3. 一口咬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