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貓出版偵查課】如果我是Readmoo總編輯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Bart Everson

【老貓出版偵查課】如果我是Readmoo總編輯

本文只是拿Readmoo當楔子,真正的題目應該叫做「電商媒體的想像」。本文全是想像,如果太好笑,諸君付之一笑可也。

因為Readmoo是網路書店,所以在Readmoo上建立新聞、媒體頻道,應該跟一般利基型新媒體要做的事非常不同,事實上應該說是非常有利才對。

以我的想像來說,電商媒體如果只著眼在流量,絕對是非常浪費的事。一般媒體用流量來獲利已經備感艱辛,如果做的是特定屬性的媒體,用流量思考必然更吃虧。但事實上電商媒體擁有一般媒體所欠缺的超級優勢,那就是「電商」這件事。

普通媒體為了要爭取更多廣告以外的收入,還要另外建商城,招商品,建營運團隊,花力氣打廣告,但對電商媒體而言,這些事情卻都完全不用「額外」做,你只要做好正確的關聯,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事。

如果我是Readmoo總編輯,我會把內容頻道分成三個類型,第一個是書評與書介,第二是書單與閱讀,第三是書與作者的維基百科式網站。

書評與書介想當然耳是針對一本一本具體的書,作者講完意見之後,文章直接綁上購買連結。普通媒體要綁上商品連結是頗有爭議的,電商媒體卻沒有這個問題,不只沒有問題,你如果不綁上購買連結,讀者反而會納悶,你這本書講得那麼好,為什麼不讓我一鍵就可以購買?

所有電商媒體都可以做同樣的事,生鮮網站講當令菜餚,文章後面綁上食材購物車;旅遊網站講旅行經驗,文章後面綁上行程、出團或機票連結;影評、樂評、車評、展評、劇評,所有需要解說、推薦、引導的商品,消費者都迫切需要中肯合理的評價,做為購買決策的參考。

買書更需要引導,電商媒體上應該有大量的書評與書介,甚至把單書頁面的讀者書評也挖出來單獨放在媒體頁上,而不是任它被動地沉沒在單書頁裡面。

前面的書評指的是以單書為目標的評論,第二點說的書單,指的是以知識、類型或某種主題嗜好為目標的評論。某種知識的入門書單,某種技能的進階書單,某種生涯經歷之後別有感悟的書單,或者像比爾蓋茲的年度書單等,就很適合做成專區。

應該邀請各界學有所成的人為特別的知識、嗜好、生命情境開書單。怎樣投資的書單,怎樣自學甲骨文的書單,怎樣面對生命挫折,怎樣認識台灣……

第三部份是在站內建立書與作者的百科詞條。大部分虛擬書店的作者名,都有預設的搜尋結果讓讀者直接點擊。不過這種搜尋結果常常只是根據某種演算法重新排序的作者著作列表。那可能不是最著名的、最有價值的或最適合新手閱讀的選擇,事實上這種列表對大部讀者而言都是缺乏進一步點擊的指引功能的。

為每個作者成立一個動態的百科條目,簡要介紹作者的生平,而精確介紹作者所有著作的價值與意義,由淺入深解說,讓不熟悉作者的人可以依循,這才會對讀者有幫助。因而也對網站交易有幫助。

這裡應該成為每個作家的未授權官網,有作家的新動態,如出了什麼書,得了什麼獎等等。如果不幸去世,更應該火速更新。因為作家去世常常會引發一波大量的搜尋和購買需求。

事實上以上這三部分內容,常常都是讀者遭遇困難之後,會優先古哥相關關鍵字的需求,因此這些關鍵字的搜尋引擎最佳化(SEO),是迫切需要注意的重點。這樣才有辦法把從未接觸的需求從站外導引到站內來。

Readmoo執行長這麼說:

  1. 電子書/數位閱讀七問
  2. 新時代推書的五個必要之惡
  3. 有人說衰退、有人說成長:美國電子書銷售的真實狀況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
老貓出版偵查課

延伸閱讀

數位時代,一起和《老貓學數位PLUS》!►►

(更多老貓文章請看老貓出版偵查課
(鼓勵老貓陳穎青的出版研究,請給老貓出版偵查課粉絲團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