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沒有屍體都要推理】推理,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漫談日常之謎(下)
文/寵物先生
獨步文化的初野晴「春&夏推理事件簿」系列即典型的日常推理,而若竹七海《古書店阿賽莉亞的屍體》即是舒逸推理。迎接今年(2016)十月訪臺的日本作家初野晴前夕,我們舉辦「認識推理」的暖身專欄,邀請了數位臺灣優秀的推理評論家,深入淺出地談談不殺人的「日常推理」,及即使見血也輕鬆自在的「舒逸推理」,一同揭露推理更多元的風貌!
►►【有沒有屍體都要推理】推理,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漫談日常之謎(上)
說北村薰「開拓」了日常之謎,多少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在。
一九八〇年代後半,日本兩家出版社不約而同替「新本格浪潮」揭開序幕。綾辻行人發表《殺人十角館》後,講談社由作家島田莊司背書,於書系「講談社Novels」推出一批年輕作家寫的本格推理,並於宣傳時使用「新本格」一詞。另一方面,東京創元社也由作家鮎川哲也監修,推出套書「鮎川哲也與十三之謎」,集結中堅與新人作家的全新創作。其中於一九八九年三月推出的,就是北村薰的出道作《空中飛馬》。
《空中飛馬》收錄五則短篇故事,均以一位十九歲的女大學生為主角,這主角一直沒有名字,僅以「我」自稱。每當「我」遇見生活中難以理解的事物,都會求助於一位落語師傅春櫻亭圓紫。本書最膾炙人口的一篇〈砂糖大戰〉敘述「我」與圓紫來到涉谷的一家紅茶館,在那兒看見三位女生匪夷所思的行動——持續往紅茶裡添加砂糖。為何要這麼做?不會太甜嗎?謎團的解答背後,有引人嘆息的人性。
角色的成長性
本作之後發展成系列,於二〇一五年發表睽違已久的第六作《太宰治的辭典》(太宰治の辞書)。與戶板康二「中村雅樂系列」相同,除了著眼於日常的小謎團,劇情不時置入文藝方面的知識,多與落語、日本文學相關,教育性十足。然而作者還添加一項要素,或許正是這個要素,得以讓後輩們掌握「日常推理」的精髓,於二十一世紀蓬勃發展。
那要素便是「角色的成長性」。
經由系列前五作的時序遞嬗,女主角的年歲從大一新生到畢業就職,足以使讀者見到她個性的轉變,第六作的「我」甚至一躍成為四十多歲的人母。是以整個系列有個謎團之外的主軸:「人」的成長軌跡。
而扮演其中「人生長者」、「心靈導師」身份的,便是偵探角色春櫻亭圓紫。藉由與偵探的商談,每當真相揭露,「我」對於人性與處世的態度又更熟悉一分。除了本系列,北村薰還有些作品也採用此種「涉世未深者」搭配「人生長者」的角色設計。
二十枚五十元硬幣之謎
將話題拉回日常之謎的發展。某個次類型興起,單憑開拓者一人之力是有限的,自北村薰繼承戶板康二的精神、開了第一槍後,東京創元社陸續挖掘「日常之謎」的潛力寫手,新人輩出之下才有這般成績。當中居於主導位置的資深編輯戶川安宣,自然功不可沒。
戶川提出的編輯企劃中,對「日常推理」影響最大的,便是以作家若竹七海之親身經歷發展出的「二十枚五十元硬幣之謎」了。一九九〇年的一場聚會裡,若竹提到大學時期一段往事:自己在書店打工期間,每週六都會有一名神祕男子拿著二十枚五十元硬幣到櫃台,將其換成千元鈔,然後很滿意地離開。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這段談話被一旁的戶川編輯聽見,成了有名的企劃。以若竹七海提出的故事作為「問題篇」,邀請法月綸太郎、依井貴裕兩位作家撰寫「解答篇」提出解釋,另外公開向大眾徵稿,最後募集到三十六篇作品,甚至吸引職業作家來投稿。原本的小故事成了「競作」題材,於一九九三年出版短篇集。
這個企劃對「日常謎團」的發展構成什麼影響?除了挖掘出幾位新人作家外,或許還分出與「開拓者」北村薰不同的創作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