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nsplash

【讀者舉手】人之所以為人的特點是什麼?──《困在大腦裡的人》

文/Big Fish,采實文化授權轉載

不知大家是否想過,人之所以為人的特點是什麼?或許你會說,因為我們有思想,可以自主行為,對自己的行為是有「意識」的。那麼腦部受傷的人無法自主行為,是否就代表他們沒有意識呢?嬰兒也無法自主行為,狀態與這些人類似,是否也沒有意識?「意識」聽起來很抽象,具體來說又是什麼呢?如果你沒有確定的答案,那一定要來看看這本書,書裡的許多例子與知識,頻頻讓人驚奇。

這是一本關於大腦的書,作者描述自己研究大腦三十年來的故事,內容提到許多臨床研究大腦的個案和過程,他和同儕在不同階段使用不同的儀器、設計不同的實驗,來檢測大腦受傷無法正常表達意念的人的腦波,同時解釋我們的動作和大腦特定部分的相關運作。除了研究植物人是否還有意識,其中也提到了大腦病變的癲癇、巴金森氏症和阿茲海默症,不同於解剖教科書的枯燥條列式解說,讀者可以從許多的案例中瞭解複雜的大腦,兼具知識性與啟發性。

大家一定都知道,大腦是人類的主宰,一個人之所以為人,全都是因為大腦的運作。它非常的微妙,可分成許多小部分來管理人的不同感覺、思考活動和行為,但它也非常脆弱,只要任何一部分受傷,就會造成相關行為無法正常運作。書中多次提到我們平常很少聽到的腦幹、視丘、顳葉、額葉、灰質、白質、梭狀回、海馬迴、蒼白球、枕葉等名詞,但這些名詞與我們的聽覺、視覺、語言能力、記憶能力、理解與應用能力、空間感結合,全都變得真實了。

除了從書中更瞭解大腦,書中探討最多的是大腦受傷、無法以正常行為表達的「植物人」,他們是否有意識、是否滿意他們的生活,以及他們存在的倫理與法律問題。簡單的說,就是他們的生存權與死亡權之爭,真的蠻顛覆我以前的想法,非常推薦大家親自來看科學家的研究結果。不過,無論他們是否有意識,因為大腦受傷且無法行動,通常他們的生理機能較差,存活時間會比正常人短。

從作者分享三十年的研究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檢測機器的進步和檢測內容的改進,讓研究人員對大腦多一些瞭解,但也發現人類能做的研究有限。作者也期許未來如果能研發出能判讀腦波並解讀出想法的機器,那對於大腦受傷後不能行動,但還是有意識的人來說,才真的會是一大福音!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5/20前,《困在大腦裡的人》Readmoo獨家,只要250元!

關於大腦的事:

  1. 你以為植物人沒有意識嗎?其實他們聽得懂!
  2. 大腦的秘密:玩益智遊戲有益於增進智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