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用遠離冷氣、飲料和零食的壯遊
編譯/暮琳
炎炎夏日,面對難得的休假日,即使內心想要充實度過,過高的氣溫和怎麼也趕不走的慵懶卻讓所有計畫宣告失敗。有個超愜意的方法,讓最沒救的沙發馬鈴薯都有辦法在一個週末內完成周遊美國各大公路的壯舉——只要懶洋洋的窩在某個角落,翻開一本公路小說。
跟著書中主角的步伐,讀者輕輕鬆鬆就能抵達諸多神奇場域,經歷各種冒險,在漫漫長路的盡頭成長為和旅途開始時不一樣的自己。以下幾本公路小說,正為想足不出戶又想行萬里路的矛盾人類提供了五個最佳旅行方案。準備好冷氣與冷飲,打開書頁,三秒之間就能輕鬆上路:
1.《在路上》(On the Road)——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
說到公路小說,勢必不能錯過凱魯亞克的《在路上》。《在路上》帶讀者穿梭美國國土,直達墨西哥。故事的主角為一位名為索爾.帕拉代斯(Sal Paradise)的少年,他與充滿魅力的旅伴狄恩.莫里亞提(Dean Moriarty)開車遊歷美國各處,展開縱情狂歡卻又不乏哲思探討的旅程。索爾與帕拉代斯的旅途可說是美國「公路文學」文類的始祖。這本書也被認為是「垮掉的一代」的經典作,充分體現六零年代的嬉皮文化外,對當時美國青年的流行與生活也產生莫大影響。
2.《我彌留之際》(As I Lay Dying)——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
這部小說共分為五十九章,由十五個人物的內心獨白構成一段行至密西西比州傑佛遜縣的旅程。故事開始時,本德侖家的女主人艾迪在病榻上奄奄一息。艾迪嚥下最後一口氣後,丈夫安斯.本德侖為了遵從她回家鄉安葬的遺願,與一家人踏上了為期十天的旅程。途中,裝著艾迪的棺材差點被洪水沖走;本德侖家的大兒子斷了一條腿;次子發瘋縱火;三兒子丟了心愛的馬;女兒被玷汙,只有安斯不但裝了假牙還娶到新老婆。故事融合了悲劇與喜劇的奇特敘事,讓這趟旅途成為福克納作品中最複雜難解的篇章之一。
3.《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米歇爾.法柏(Michel Faber)
故事帶領你走上蘇格蘭北部的公路。一名化身人類女子的外星人伊瑟萊(Isserley)駕車徘徊在路上,誘捕著搭便車的旅人。在伊瑟萊的星球,地球人的肉被視為上等食材,而伊瑟萊正是外星某家企業派來的獵手,以自己誘惑地球男子的本領為榮。然而外星生命體與地球人類的相似之處使伊瑟萊越發困惑,親眼目睹「肉類」的處理過程更讓她決心辭去這份工作。本書在2014年改拍為同名電影,史嘉蕾.喬韓森飾演的女主角在公路盡頭,既是獵人也是罪惡感的獵物。
4.《長路》(The Road)——戈馬克.麥卡錫(Cormac McCarthy)
2009年被改拍為電影《末路浩劫》的《長路》描繪了一個末日災難後的世界。一名父親帶著孩子在某場毀滅性災難襲擊後的城市漫遊,一面克服糧食短缺的困境,一面躲避飢不擇食的「食人族」。父子倆在傾頹的廢墟間旅行,往南方海岸邁進,期待在那裡找到一線生機。當世界被絕望壟罩,兩人必須堅信曾經的「善」與「美」,並相信長路的盡頭會找到愛與生命,還有那曾經蔚藍的海。
5.《紙上城市》(Paper Towns)——約翰.葛林(John Green)
《紙上城市》引領人們抵達不存在的城鎮,讓幻想破滅並「永遠不會回來」。平凡到無趣的高中男孩昆汀暗戀鄰居瑪歌直到高中生涯的尾聲。畢業前夕,瑪歌突然走進昆汀的房間,邀他展開一場小冒險,卻在隔天早上人間蒸發。昆汀與幾個死黨循著瑪歌留下的訊息出發展開一趟公路長征。然而,線索指向的位置卻是只存在於地圖上的一座「紙上城市」。夢中情人、城鎮與人生都可能如紙造般虛假蒼白,在旅途終點,昆汀能找到屬於他的真實嗎?
資料來源:
Electric Literature、Wiki: Under the Skin、維基:路、As I Lay D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