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也青春】張系國的「傾城之戀」:在一百八十世紀的星球文明崩潰之後 ——林佳儀談《星雲組曲》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星雲組曲》寫於四十年前,〈傾城之戀〉收錄其中。

1980年正是台灣經濟正要起飛的階段,身為理工背景、在先進國家科技發展有了飛躍性成長的當頭,習於思索人類未來,尤其中國人(含當時的台灣人)未來的作者,以一連串設定發生於二十一世紀到兩百世紀的故事想像,提出「如果⋯⋯發生了,會怎樣呢?」的探問。

「如果人類受孕發展成功,會怎樣呢?」

「如果心靈感應式的夢幻天視發明以後,會怎樣呢?」

「如果時間甬道可以通車,將來的人可以自由出入於過去的話,會怎樣呢?」

第一個問題似乎過時了,但張系國的提問更直指「配給」及「訂製」的核心與後遺症。

如果一對夫妻只能有一胎,而且全部委託代理孕母,胚胎亦可依經濟能力進行訂製,那是什麼景況?

這其中有針對當時中國人口政策的批判,更有極致化討論人倫傾圮的沉痛感。

第三個問題是當人屢次回到遠古時代,並莫名對該城(索倫城)產生共生死的情感,主動選擇留在過去,為的是什麼?人心底層流動的是怎樣的渴望?

本書導讀人李歐梵教授稱作者張系國的科幻小說是現代罕見的創舉與才能展現,其中的精神為「文以載道」,也就是他非凡的筆力,在使讀者相信未來社會可能發展到這般境地,而且正與今日社會有著共通性與連貫性。

簡言之,是嘗試以未來鑑今。

本集節目領讀人清大華文所所長林佳儀老師以簡明生動的演繹,帶領讀者進入張系國《星雲組曲》的星際舞台,裏頭有動人的愛情,也有悲憫的人文關懷。歡迎收聽。

收聽本集節目:

▶︎▶︎▶︎免費訂閱經典也青春 Podcast。名家領讀,經典隨身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