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E書】它們保持好讀的特質,也適合在不同年齡,一讀再讀
Photo Credit: Max Pixel

【一週E書】它們保持好讀的特質,也適合在不同年齡,一讀再讀

文/犁客

在《飢餓遊戲》、《移動迷宮》、《紅色覺醒》、《夜之屋》等書暢銷的那幾年,「YA小說」成為一個時常聽到的圖書分類;也因為這些暢銷書目的緣故,那時提到「YA」,就常會連帶出現「科幻」、「奇幻」、「學院」或「反烏托邦」的印象。

「YA」是「Young Adult」的簡寫,也就是「年輕的成年人」,不過這個「年輕的成年人」範圍有點難以界定;每個國家對「成年」的規定本來就不大一樣,活到幾歲要算是「年輕」也沒什麼完全一致的標準,而且,就算是在法律上符合「成年標準」的人,身體與心智的發展也不見得就一定算得上是「成年人」嘛──某個破少年小屁孩是不可能在度過符合「成年人」法定年齡的生日之後就會一夕長大的。

說穿了,「YA」方便大家把原來被分類在「童書」、但其實與典型童書不大一樣的小說──例如「哈利波特」系列──放進一個連結兒童與成人讀者的中間地帶,閱讀能力漸強的孩子可以讀,成人讀者也會讀得很開心。

另一方面,因為「YA」的分類標準來自跨度其實很不準的讀者年齡,而不是與小說內容相關的類型,所以「YA」小說其實不一定是科幻奇幻,也不一定有反烏托邦或青少年男女之間的戀情,事實上,它什麼類型都可能出現,而且雖然鮮少運用實驗性太強、太難以理解的文學技法,但某些「YA」小說的敘事方式或文字使用,的確寫出了文學作品的厚度與質地,它們保持了好讀的本質,同時擁有值得一讀再讀、在不同年齡會嚐到不同滋味的特性。

例如《克雷的橋》。

朱薩克的作品,其實一直被歸類在「童書」領域──是的,你讀《偷書賊》時並不認為那本書有刻意簡化文字或劇情、以符合低齡讀者閱讀能力的狀況,所以,事實上,朱薩克的小說更適合被放到年齡跨度更大的「YA」類別當中。家裡的孩子如果正要練習閱讀能力,可以讀《偷書賊》;很久沒讀書所以閱讀能力可能不算太好的成年人,可以讀《偷書賊》;而閱讀能力沒問題、平常會讀言情小說羅曼史或熱愛文學經典大部頭的讀者,也可以讀《偷書賊》──不管哪款讀者讀《偷書賊》,都會讀出自己的興味。

克雷的橋》在某方面講,也是如此。

文字功力比《偷書賊》更圓熟,故事結構比《偷書賊》更巧妙;看起來是從五兄弟當中老大的視角去敘述的成長故事,實際上則濃縮了歐洲、澳洲、文藝傳承、家族情感等等歷史與人性的因素。你可以完全不理會那些埋在劇情當中的意義,光讀表層情節,《克雷的橋》就是個時而緊張刺激、時而溫暖有趣故事。而未來某日,你重新想起它、重新閱讀它的時候,它會因為你新增的人生經歷,展現出不同的內裡。

▶▶看看最新上架的電子書!

每週電子書最新訊息:

  1. 【一週E書】為什麼一個國家要刻意製造自己被其他國家欺凌歧視的假證據呢?
  2. 【一週E書】你要能達成共識的說理能力,還是要超越邏輯的說服能力?
  3. 【一週E書】為什麼少1元?你百思不解的題目,有人一語道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