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書
  • 分享書
  • 閱讀最前線
  • 犢創
  • mooPub
logo
  • 首頁
  • 閱讀
    • 閱讀好好玩
    • 書單
    • 閱讀意見
    • 好書秒讀
    • 雜誌精選
    • 活動訊息
    • 排行榜
  • 專欄
    • 不定時專欄
      • 陳夏民用功讀世界
      • 譚光磊灰鷹巢城
      • 閱樂書店書沙龍
      • 楊勝博上街讀小說
      • 瞿欣怡的小貓之流
      • 康文炳的編輯檯上,和檯下
      • 歷史檔案
        • elek之真是個顯而易見的圈套
        • 施寄青的當頭棒喝
        • 黃子欽的設計嘴,泡
        • 葉佳怡讀字作夢
        • 陳柏青之大人的廚房
        • 三大叔的樂活相談室
        • 維斯塔愛看書
        • 鄭宗弦少年小說創作經驗談
        • 寺島言之掰不停的那一刻鐘
        • 裴凡強的人我生活
        • 老貓出版偵查課
        • 周浩正的編輯畢旅
    • GENE思書軒
    •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
    • 閱讀夏LaLa
    • 果子離群索書
    • 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
    • 冬陽一直推
    • Waiting:上山頭,拚書影
    • 故事工廠的戲裡戲外
    • 法律白話文運動
    • 吳曉樂:有時流離
    •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 陳培瑜睡醒活在繪本裡
    • 評書青鳥
    • 外邊世界
      • 每月專題
      • 世界就是我們
      • 張耀升之黑是最溫暖的顏色
      • 伊格言之虛構的萬物論
      • 陳栢青之壞品味
  • 專訪/記錄
    • 專訪
    • 活動記錄
  • 產業
    • 華文市場
    • 國際風向
    • 讀犢看出版
  • 更新
    • 犢叔扭扭
    • 版本紀錄
  • 聯絡我們
    • 訂閱閱讀最前線
    • 讀者投稿
    • 活動合作
    • 讀者遞麥
  • Readmoo電子書
評書青鳥

【評書青鳥】品牌與刊物的匯聚 Vol.1 風格篇:線上孵育實體的進程

  • 發表於 15 3 月, 2019
  • By 青鳥 Bleu & Book
【評書青鳥】品牌與刊物的匯聚 Vol.1 風格篇:線上孵育實體的進程
Photo Credit: EVERYDAY OBJECT
The following two tabs change content below.
  • 作者
  • 最新文章
青鳥 Bleu & Book

青鳥 Bleu & Book

書與青鳥,在複雜紛亂的塵世中,從書本的青鳥進入靈魂獨處的世界,思考書跟現實的連結、人和作者的知識脈絡並深入自我,從中譜成一幅澄澈靈魂的意象。書店原始建築的三角形窗,傳遞一個人無法獨自生存的,需與大自然孕育共生,青鳥能穿越其中並互補於不同層次裡,在面臨世俗環境中始終堅守信仰。讓閱讀重新定義自己的靈魂,讓書店因獨立而自由。
青鳥 Bleu & Book

青鳥 Bleu & Book的最新文章 (more...)

  • 【評書青鳥】學貝佐斯使用AI,不如學貝佐斯怎麼思考 - 2020-08-27
  • 【評書青鳥】李君慈 X Misc 詮釋「設計個性力」:設計就是要有自己的立場。 - 2020-02-25
  • 【評書青鳥】盧翊軒X楊士慶 詮釋「裝幀感知論」:創作是日常經驗的累積 - 2020-02-24

文/華正函

「以2005年為分界,前後幾年奠定了我現在成為什麼樣的人,及做什麼樣的事。以前fashion對我來說就是像LV等集團式的精品,直到我踏入紐約一家選物店──ODIN,迎面襲來的木頭氣味使我印象深刻,那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嗅到的是木質調香氛。ODIN開啟了我對獨立品牌的綜合概念,它低調的生活風格提醒了我,身上的衣服沒必要遍佈著品牌Logo。」──《EVERYDAY OBJECT》總編輯Eric

從網路發跡,孵育出有溫度的實體雜誌,是《EVERYDAY OBJECT》與《KEEDAN》的共同特徵。由《EVERYDAY OBJECT》總編輯Eric、副總編MIffy,與《KEEDAN》總編輯Sam,為青鳥「品牌與刊物的匯聚」系列講座揭開序幕,三位對談以刊物為主軸,延伸至刊物的發展歷程與自身品牌的經營模式。

提及《KEEDAN》雜誌的出現,Sam說必須追溯至球鞋論壇「勘履者」。他將球鞋視為接觸不同生活風格的媒介,而非單純的收藏品,並透過網路傳遞自己對風格的所思所想。「即使捨棄論壇,轉變成紙本的形式,我的核心仍是文字與影像,也就是取得圖文二者間正確的比例,來呈現給對的受眾。看了影集《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後,讓我思索在滾滾不息的資訊浪潮裡,使我怦然心動的資訊是什麼。瀏覽網路時會動用到的只有一根手指頭,但閱讀紙本需要運用十隻手指,我想做真真切切、足以打動人心的媒體,而紙本正是最適合的媒介。」

Miffy分享說,常有讀者回饋EVERYDAY OBJECT感覺遙不可及,雖然網路所能觸及到的人數較多,但實體雜誌能傳遞出品牌溫度,且內容特別規劃了團隊成員簡介,盼藉此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我們希望這本雜誌是個平面設計的作品,讀者閱讀完後,雜誌擺在書架上也能是個漂亮的擺設。」從Miffy的堅定語氣中可知,《EVERYDAY OBJECT》除了作為與讀者間的橋樑,更被賦予書籍陳列的設計意義,而這也是團隊堅持不賣雜誌封底廣告的原因。

「『有意義的生活風格』是EVERYDAY OBJECT的中心思想,我們企盼設計的物件都具有實用性,所有東西都能滲透各位的日常生活。EVERYDAY OBJECT不只是個媒體,而是個品牌,我要經營的是更全面、更廣的東西,把自身經驗貢獻給身邊的人,讓他們找到自己的風格,進而提升生活品質。」Eric說道,生活風格並非能一蹴可幾,需要大大小小的物件日積月累而成,而經營生活風格類媒體,也絕對不是拍好看的照片、寫漂亮的文字,如此膚淺之事。發掘物件對自己的意義,顧及實用價值的同時兼顧美觀,是EVERYDAY OBJECT自2013年創立迄今,持續奉行的圭臬。

「《EVERYDAY OBJECT》創刊之時,我們按著計算機,將印刷費除以預期賣出數量來決定雜誌定價,想說把印刷成本拿回來就好。」Miffy莞爾笑說,雜誌沒有虧本就有持續做下去的動力,而Eric也期盼未來能保持一年一刊的出刊頻率。他說,「如果真的對實體雜誌、內容產出有興趣,不妨就放手去做吧!網路媒體經營久了,難免會掉進數字的漩渦,你必須不斷想著如何增加文章觸及、點閱率。做雜誌不必設計吸睛的聳動標題,你可以全心全意講好一個故事。」

「一開始就往對的方向前進,你才有失誤的機會。」Sam以棒球比喻鼓勵臺下觀眾,人之所以會失誤,是因為往那顆球跑,懷有想接住球的迫切之情,若朝反方向則不會有失誤之果。實體雜誌的存在使Sam、Eric與Miffy有明確的方向前進,他們透過紙本雜誌開啟與讀者的對話、傳遞品牌理念與價值,藉此作為他們在歷史洪流中立足的證明,在我們被網路龐大資訊淹沒的現今,他們選擇了一條人煙稀少的小徑前行。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

數位時代想雜誌:

  1. 文學雜誌沒問題?
  2. 藍燈書屋推出以作家為主題的FLIPBOARD雜誌
  3. 【閱樂書店書沙龍】「我的工作,是將以書為中心的各種文化,像雜誌一樣進行編輯。」

延伸閱讀:

Eric EVERYDAY OBJECT KEEDAN logo LV Miffy Odin Sam 刊物 勘履者 品牌 品牌與刊物的匯聚 媒體 實用 實體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獨立品牌 球鞋 華正函 評書青鳥 青鳥 風格.線上
  • 用Line傳送
  • ← 【讀墨使用祕技:電書就要這麼讀!】Vol. 12:這回該叫「電書就要這麼賣」!
  • 法國心德國情——Alsace阿爾薩斯 特級葡萄園直擊Part 2 →

您可能還想看...

【評書青鳥】屏東食食通與福州三把刀

【評書青鳥】屏東食食通與福州三把刀

27 6 月, 2019
【評書青鳥】聆聽,讓所有不友善,有了理解的可能

【評書青鳥】聆聽,讓所有不友善,有了理解的可能

4 8 月, 2017
【評書青鳥】破格的擬古,暴君的詩學

【評書青鳥】破格的擬古,暴君的詩學

13 7 月, 2018
【評書青鳥】從幫災區做椅子的工作坊,變成世界知名的「誠實設計」品牌

【評書青鳥】從幫災區做椅子的工作坊,變成世界知名的「誠實設計」品牌

3 6 月, 2017
Copyright © 2020 群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加入粉絲團,天天帶給你有趣的閱讀新聞
Readmoo電子書店
加入Line好友
加入Line好友
訂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