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 電子書
  • 分享書
  • 犢創
  • mooPub

閱讀最前線

  • 首頁
  • 閱讀
    • 閱讀好好玩
    • 書單
    • 閱讀意見
    • 好書秒讀
    • 雜誌精選
    • 活動訊息
    • 排行榜
  • 專欄
    • 不定時專欄
      • 冬陽一直推
      • 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
      • 譚光磊灰鷹巢城
      • 歷史檔案
        • 瞿欣怡的小貓之流
        • 康文炳的編輯檯上,和檯下
        • 楊勝博上街讀小說
        • elek之真是個顯而易見的圈套
        • 施寄青的當頭棒喝
        • 黃子欽的設計嘴,泡
        • 葉佳怡讀字作夢
        • 陳柏青之大人的廚房
        • 故事工廠的戲裡戲外
        • 三大叔的樂活相談室
        • 維斯塔愛看書
        • 鄭宗弦少年小說創作經驗談
        • 寺島言之掰不停的那一刻鐘
        • 裴凡強的人我生活
        • 老貓出版偵查課
        • 評書青鳥
        • 閱樂書店書沙龍
        • 周浩正的編輯畢旅
    • GENE思書軒
    •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
    • 閱讀夏LaLa
    • 果子離群索書
    • Waiting:上山頭,拚書影
    • 陳夏民用功讀世界
    • 法律白話文運動
    • 吳曉樂:有時流離
    •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 陳培瑜睡醒活在繪本裡
    • 外邊世界
      • 每月專題
      • 世界就是我們
      • 張耀升之黑是最溫暖的顏色
      • 伊格言之虛構的萬物論
      • 陳栢青之壞品味
  • 專訪/記錄
    • 專訪
    • 活動記錄
  • 產業
    • 華文市場
    • 國際風向
    • 讀犢看出版
  • 更新
    • 犢叔扭扭
    • 版本紀錄
  • 聯絡我們
    • 訂閱閱讀最前線
    • 讀者投稿
    • 活動合作
    • 讀者遞麥
  • Readmoo電子書

Search

【評書青鳥】品牌與刊物的匯聚 Vol.1 風格篇:線上孵育實體的進程
Photo Credit: EVERYDAY OBJECT

【評書青鳥】品牌與刊物的匯聚 Vol.1 風格篇:線上孵育實體的進程

Posted on發表於 2019-03-152019-03-15By 青鳥 Bleu & Book評書青鳥
  • 作者
  • 最新文章
青鳥 Bleu & Book

青鳥 Bleu & Book

書與青鳥,在複雜紛亂的塵世中,從書本的青鳥進入靈魂獨處的世界,思考書跟現實的連結、人和作者的知識脈絡並深入自我,從中譜成一幅澄澈靈魂的意象。書店原始建築的三角形窗,傳遞一個人無法獨自生存的,需與大自然孕育共生,青鳥能穿越其中並互補於不同層次裡,在面臨世俗環境中始終堅守信仰。讓閱讀重新定義自己的靈魂,讓書店因獨立而自由。
青鳥 Bleu & Book

青鳥 Bleu & Book的最新文章 more

  • 【評書青鳥】學貝佐斯使用AI,不如學貝佐斯怎麼思考 - 2020-08-27
  • 【評書青鳥】李君慈 X Misc 詮釋「設計個性力」:設計就是要有自己的立場。 - 2020-02-25
  • 【評書青鳥】盧翊軒X楊士慶 詮釋「裝幀感知論」:創作是日常經驗的累積 - 2020-02-24

文/華正函

「以2005年為分界,前後幾年奠定了我現在成為什麼樣的人,及做什麼樣的事。以前fashion對我來說就是像LV等集團式的精品,直到我踏入紐約一家選物店──ODIN,迎面襲來的木頭氣味使我印象深刻,那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嗅到的是木質調香氛。ODIN開啟了我對獨立品牌的綜合概念,它低調的生活風格提醒了我,身上的衣服沒必要遍佈著品牌Logo。」──《EVERYDAY OBJECT》總編輯Eric

從網路發跡,孵育出有溫度的實體雜誌,是《EVERYDAY OBJECT》與《KEEDAN》的共同特徵。由《EVERYDAY OBJECT》總編輯Eric、副總編MIffy,與《KEEDAN》總編輯Sam,為青鳥「品牌與刊物的匯聚」系列講座揭開序幕,三位對談以刊物為主軸,延伸至刊物的發展歷程與自身品牌的經營模式。

提及《KEEDAN》雜誌的出現,Sam說必須追溯至球鞋論壇「勘履者」。他將球鞋視為接觸不同生活風格的媒介,而非單純的收藏品,並透過網路傳遞自己對風格的所思所想。「即使捨棄論壇,轉變成紙本的形式,我的核心仍是文字與影像,也就是取得圖文二者間正確的比例,來呈現給對的受眾。看了影集《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後,讓我思索在滾滾不息的資訊浪潮裡,使我怦然心動的資訊是什麼。瀏覽網路時會動用到的只有一根手指頭,但閱讀紙本需要運用十隻手指,我想做真真切切、足以打動人心的媒體,而紙本正是最適合的媒介。」

Miffy分享說,常有讀者回饋EVERYDAY OBJECT感覺遙不可及,雖然網路所能觸及到的人數較多,但實體雜誌能傳遞出品牌溫度,且內容特別規劃了團隊成員簡介,盼藉此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我們希望這本雜誌是個平面設計的作品,讀者閱讀完後,雜誌擺在書架上也能是個漂亮的擺設。」從Miffy的堅定語氣中可知,《EVERYDAY OBJECT》除了作為與讀者間的橋樑,更被賦予書籍陳列的設計意義,而這也是團隊堅持不賣雜誌封底廣告的原因。

「『有意義的生活風格』是EVERYDAY OBJECT的中心思想,我們企盼設計的物件都具有實用性,所有東西都能滲透各位的日常生活。EVERYDAY OBJECT不只是個媒體,而是個品牌,我要經營的是更全面、更廣的東西,把自身經驗貢獻給身邊的人,讓他們找到自己的風格,進而提升生活品質。」Eric說道,生活風格並非能一蹴可幾,需要大大小小的物件日積月累而成,而經營生活風格類媒體,也絕對不是拍好看的照片、寫漂亮的文字,如此膚淺之事。發掘物件對自己的意義,顧及實用價值的同時兼顧美觀,是EVERYDAY OBJECT自2013年創立迄今,持續奉行的圭臬。

「《EVERYDAY OBJECT》創刊之時,我們按著計算機,將印刷費除以預期賣出數量來決定雜誌定價,想說把印刷成本拿回來就好。」Miffy莞爾笑說,雜誌沒有虧本就有持續做下去的動力,而Eric也期盼未來能保持一年一刊的出刊頻率。他說,「如果真的對實體雜誌、內容產出有興趣,不妨就放手去做吧!網路媒體經營久了,難免會掉進數字的漩渦,你必須不斷想著如何增加文章觸及、點閱率。做雜誌不必設計吸睛的聳動標題,你可以全心全意講好一個故事。」

「一開始就往對的方向前進,你才有失誤的機會。」Sam以棒球比喻鼓勵臺下觀眾,人之所以會失誤,是因為往那顆球跑,懷有想接住球的迫切之情,若朝反方向則不會有失誤之果。實體雜誌的存在使Sam、Eric與Miffy有明確的方向前進,他們透過紙本雜誌開啟與讀者的對話、傳遞品牌理念與價值,藉此作為他們在歷史洪流中立足的證明,在我們被網路龐大資訊淹沒的現今,他們選擇了一條人煙稀少的小徑前行。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

數位時代想雜誌:

  1. 文學雜誌沒問題?
  2. 藍燈書屋推出以作家為主題的FLIPBOARD雜誌
  3. 【閱樂書店書沙龍】「我的工作,是將以書為中心的各種文化,像雜誌一樣進行編輯。」

延伸閱讀:

【讀墨使用祕技:電書就要這麼讀!】Vol. 12:這回該叫「電書就要這麼賣」!
法國心德國情——Alsace阿爾薩斯 特級葡萄園直擊Part 2

本週 TOP 10

犢叔扭扭

  • 【犢叔扭扭】全盈+Pay限時加碼、iOS、Android App 更新~【犢叔扭扭】全盈+Pay限時加碼、iOS、Android App 更新~

一週E書

  • 【一週E書】畢竟我們不是河童國裡的小河童【一週E書】畢竟我們不是河童國裡的小河童

好書秒讀

  • 光劍的光應該是什麼顏色?光劍的光應該是什麼顏色?

臉書粉絲專頁

mooTube podcast

mooTube 讀墨說書
mooTube 讀墨說書

完整閱讀,從這裡開始❤️
Readmoo 讀墨電子書,一個結合電子書店與閱讀社群的網站。在這裡,因為有你陪伴,閱讀並不孤單。
mooTube 讀墨說書每週更新影片、將影片音檔製作為Podcast,方便讀者以最習慣的方式,吸收超實用電子書祕技、作家私房書單、好康省錢心法等豐富內容。使閱讀貼近日常,更讓讀者能以閱讀解決生活大小事。

觀看完整影片內容👉🏻 https://readmoo.com/mootube
加入Readmoo會員👉🏻 https://readmoo.com
天天接收最新出版資訊👉🏻 http://news.readmoo.com

您還可從以下社群媒體發現Readmoo:

Readmoo Facebook粉絲團:http://facebook.com/readmoo
Readmoo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readmoo/
Readmoo Telegram:https://t.me/readmoo
Readmoo Plurk:https://www.plurk.com/readmoo
Readmoo Twitter: http://twitter.com/readmoo
Readmoo Flickr: http://flickr.com/photos/readmoo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Listen OnApple PodcastsListen OnSpotify
2023/03/24【讀墨推薦書】生活的觀察,文化的傳承,2023年台北文學季的多元體驗

※未經同意,禁止媒體或個人剪接翻拍本段影音內容

從前要是有人說到「外婆家」,感覺似乎就在講中南部,山邊、農田、漁港之類的鄉村,這當然不見得正確,但是個很容易連結的刻板印象。不過現在講到外婆家,這個刻板印象不只不見得正確,還可能差得很遠──因為現在有孩子講到外婆家,指的可能是越南、印尼等東南亞諸國。

新住民早已成為台灣的一部分,台灣人也逐漸改變對新住民的看法,但我們對於新住民們的原生國家所知仍然很少;東南亞在許多人心裡就只是度假天堂,但那些國家的歷史、宗教、 政治與人文等等卻一無所悉。可是,這些正是孕育出新住民的背景,而新住民們帶著這些,豐富了台灣。

文學是生活的觀察,文化的傳承,2023年台北文學季,正是不同語言韻緻、不同文化生活的真實體驗。同城之人,文學與共,這回mooTube,邀你一起走進多元紛呈的文學活動。

2023台北文學季
https://literature.festival.taipei/

讀墨推薦書:
https://readmoo.pse.is/taipei2023

00:25 從「移民工文學獎」談起
01:07 在大膽島的坑道裡讀村上春樹~
03:01 平路老師的〈五印封緘〉嚇死人了啊啊啊!
03:52 為什麼張正關心東南亞、寫《外婆家有事》?
05:38 記憶需要公正地對待每一方:《一切未曾逝去》
07:25 在地熟悉好進入:爸爸桑說《這裡沒有神》
10:34 你想看什麼題材就有什麼題材的《南洋讀本》

我們提到的報導:

一本看不懂的書,讓我們快樂又自由地生活──專訪張正及「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回臺灣」運動
https://news.readmoo.com/2015/01/29/4…

【犢講座】文學的療癒之旅─平路談「文學的慰藉」
https://news.readmoo.com/2013/05/03/%…

越南的中秋節,是屬於小朋友的節日
https://news.readmoo.com/2021/09/17/m…

漁港人,都叫她「三百A」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2/18/300/

「拍船員不難,只要夠窮,夠老,夠髒,夠粗鄙」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2/17/f…

採訪、報導:Readmoo閱讀最前線 http://news.readmoo.com
錄影、製作:Bookshow 說書會 http://bookshow.tw

您還可在以下社群媒體發現Readmoo:

Readmoo閱讀最前線:http://news.readmoo.com
Readmoo Facebook粉絲團:http://facebook.com/readmoo
Readmoo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readmoo/
Readmoo Telegram:https://t.me/readmoo
Readmoo Plurk:https://www.plurk.com/readmoo
Readmoo Twitter: http://twitter.com/readmoo
Readmoo Flickr: http://flickr.com/photos/readmoo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023/03/24【讀墨推薦書】生活的觀察,文化的傳承,2023年台北文學季的多元體驗
2023/03/24【讀墨推薦書】生活的觀察,文化的傳承,2023年台北文學季的多元體驗
2023-03-24
2023/03/17【讀墨熱門榜】我們不是等著某人扔來食物和獎賞的熊
2023-03-17
2023/03/10【讀墨推薦書】城市裡那些又怪又鳥又獵奇的自然存在
2023-03-10
Search Results placeholder

經典也青春

經典也青春
經典也青春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Readmoo 讀墨為一結合電子書服務、閱讀社群及創作市集的多元閱讀平台。讀墨電子書與近 1,500 家華文出版社/作者合作,以最先進的 HTML 5 網頁技術搭配「Readmoo看書」App,並推出繁體中文 mooInk 系列閱讀器,提供讀者全平台之無縫閱讀體驗,現為臺灣最大繁體中文 EPUB 電子書服務。2014 年開始,Readmoo 逐步延伸觸角,開展出「Readmoo分享書」閱讀社群服務、「Writemoo犢創」創作服務及「Readmoo閱讀最前線」垂直媒體、mooPub 自助上架服務。Readmoo 母公司為群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部設於臺灣臺北市。

節目總覽:

經典也青春
經典也青春期待透過介紹外國翻譯與華文經典文學,將字裡行間對於價值觀與人生觀的思考、探索,以輕鬆、親切的方式推介給聽眾。每週半小時,細細揀選出歷經時光之流淘洗後的文學金砂,與您共享跨越時空的智慧饗宴。
本節目由 IC之音與 Readmoo 讀墨電子書聯合製播。

Listen OnApple PodcastsListen OnSpotify
經典也青春EP420:朱宥勳談賴香吟的《白色畫像》

主題書籍:《白色畫像》

本週的經典也青春,再度邀請到甫出版台灣首部探討台海關係的小說《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作者朱宥勳,為聽眾朋友們領讀於2022年獲得金典獎年度大獎,以前所未見的視角,寫下台灣歷史的小說——《白色畫像》。

《白色畫像》是賴香吟女士接續《天亮之前的戀愛》後又一時代素描——描寫台灣戰後半世紀的白色時代繪景,探討白色恐怖對於大眾以及後世的影響。

領讀人朱宥勳形容,《白色畫像》就像是一部台灣文學史,不僅寫下歷史,同時也將近100年的台灣文壇描繪進去。

有別於以往許多作品在描寫白色恐怖時期,大多選用受害者或是家屬作為主要敘事者及要角,《白色畫像》中的三位主角,都不是在當時首當其衝的人物,而是在我們眼中平平順順度過一生的普通人。
然而,這些看似「沒事」的人們,卻被賴香吟女士以冷靜、旁觀的文字,寫出了他們在時代下最深的恐懼、以及悠遠的哀愁。

白色加上白色,能夠描繪出什麼樣的輪廓?
當我們閱讀《白色畫像》時,可以以什麼新的角度來看歷史?
對於生在現代的我們,又提供了什麼樣的視野以及方向?

本週就讓作家朱宥勳,為聽眾朋友們領讀2022年金典獎年度大獎得獎作——賴香吟女士的《白色畫像》。

更多精彩內容,請收聽本集的經典也青春。

延伸閱讀:
《白色畫像》電子書
https://readmoo.com/book/210221631000101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電子書
https://readmoo.com/book/210243623000101
經典也青春EP358:朱宥勳談《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
https://podcast.readmoo.com/ohclassics/detail/20211230
經典也青春EP359:朱宥勳談聶華苓的《桑青與桃紅》
https://podcast.readmoo.com/ohclassics/detail/20220106
經典也青春 EP72:莊瑞琳談《呼吸鞦韆》
https://podcast.readmoo.com/ohclassics/detail/20160512
經典也青春EP214:吳妮民談《地上歲月》
https://podcast.readmoo.com/ohclassics/detail/20190228
經典也青春EP370:陳瀅如談陳柔縉的《宮前町九十番地》
https://podcast.readmoo.com/ohclassics/detail/20220324

本節目由 IC之音竹科廣播與 Readmoo讀墨電子書 聯合製播。


「經典也青春」網站:podcast.readmoo.com

經典也青春EP420:朱宥勳談賴香吟的《白色畫像》
經典也青春EP420:朱宥勳談賴香吟的《白色畫像》
2023-03-16
經典也青春EP419:朱宥勳談陳若曦的《尹縣長》
2023-03-09
經典也青春EP418:陳茻談陳培豐《歌唱臺灣》
2023-03-02
Search Results placeholder

布克新聞

布克新聞 Taiwan Book News
布克新聞 Taiwan Book News

本節目由Readmoo讀墨電子書與布克新聞Taiwan Book News聯合製播

這裡是全台灣同溫層最厚的閱讀Podcast,
每週五更新,介紹台灣當前值得你閱讀的作品,
歡迎你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主持群:

藍士博,圖書金鼎獎得主,桃園區市議員參選人,兩個小孩三隻貓咪的爸爸,喜歡咖啡、棒球、血肉果汁機。

B編,射手座A型,韓劇迷妹,出版業打滾中的多重身分人,曾任出版社編輯及行銷企劃,唯一不變的身分是「編笑編哭」經營者。

劉定綱,奇異果文創總監,台大社會所博士。射手座B型。最近勤學貓語,已經能和貓進行五分鐘的對話,貓沒有跑掉

廖之韻,詩人作家肚皮舞孃,奇異果文創總編輯。創作類型廣泛,最新跨足領域是輕小說,但內心最愛的是BL。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Listen OnApple PodcastsListen OnSpotify
布克新聞 Taiwan Book News S4EP10:遇見世界古文明,馬雅國駐臺大使帶你認識古馬雅

為什麼傳說中的「世界末日」是2012年呢?我們以為距離自己很遙遠的「馬雅文明」,其實並不遠!孕育於中南美洲的馬雅文明,有著發展完善的文字、曆法、建築和世界觀,也因為曆法的終點是2012年,所以才會有「世界末日」的傳言蔓延。

在台灣,有一位宣稱是馬雅國駐臺大使的「馬雅人」,他對馬雅文化瞭若指掌,是PTT論壇公認神人級專家、臺灣最知名中美洲文明研究者。為了將豐富的馬雅知識流傳給下一代,培養下一任大使接班人(我亂說的),他寫了一本老少咸宜,只要識字就能讀懂的《歡迎光臨古馬雅》,盼台灣的2300萬人口都能藉此認識馬雅文化!

本集節目將透過《歡迎光臨古馬雅》一書,討論我們自以為認識,但事實上很陌生的古馬雅,如果有機會穿越或到訪中南美洲,大家最想看見什麼呢?(士博:想吃馬雅美食!)(B編:想看高聳神廟!)

本集主持群:

藍士博,圖書金鼎獎得主,兩個小孩三隻貓咪的爸爸,喜歡咖啡、棒球、血肉果汁機。

B編,射手座A型,韓劇迷妹,出版業打滾中的多重身分人,曾任出版社編輯及行銷企劃,唯一不變的身分是「編笑編哭」經營者。

節目中使用音樂:

Pleasant Porridge by Kevin MacLeod

https://incompetech.filmmusic.io/song/7614-pleasant-porridge

📖 布克新聞 📖 📖

每週五更新

Podcast | https://reurl.cc/E79zEn

Spotify | https://spoti.fi/2Cg6ffY

SoundOn | https://reurl.cc/R4Z1aD

IG | Taiwanbooknews

Email | Taiwanbooknews@gmail.com

布克新聞 Taiwan Book News S4EP10:遇見世界古文明,馬雅國駐臺大使帶你認識古馬雅
布克新聞 Taiwan Book News S4EP10:遇見世界古文明,馬雅國駐臺大使帶你認識古馬雅
2023-03-24
布克新聞 Taiwan Book News S4EP09:日常還是時尚?三百年來台灣人穿什麼?
2023-03-17
布克新聞 Taiwan Book News S4EP08:我到底是誰?每個人都是小小「分人」組成的
2023-03-10
Search Results placeholder
熱門標籤
  • contentparty
  • 店小二私房菜
  • 閱讀
  • 小說
  • 文學
  • lineToday
  • 台灣
  • 日本
  • Readmoo
  • 電子書

彙整

社群連結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PlurkTelegram
其他服務
讀墨電子書
mooInk 電子書閱讀器
分享書
社群連結
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Youtube Plurk Telegram
Copyright © 2022 群傳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