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E書】為什麼買了工作術的書仍然沒法子做好工作?
Photo Credit: Unsplash

【一週E書】為什麼買了工作術的書仍然沒法子做好工作?

文/犁客

坊間有各式各樣幫助生活的書──當然,每個人認為可以「幫助生活」的方式不同,有的人可能覺得是在一個禮拜內背完多少語文檢定單字,有的人可能覺得是在一個月內瘦下多少腰圍,有的人可能覺得是在一年內從投資市場用錢滾錢的模式撈多少數字,也有的人可能覺得是待會兒能找到一家好吃的餐廳。

在眾多「幫助生活」的可能當中,最實用的或許是協助讀者「搞定工作」的這類書籍。畢竟大多數人不是那麼熱愛工作、耐煩工作,但大多數人也不得不工作;不是很想做但非得要做,所以大家不是覺得工作讓自己耗盡氣力,就是工作時根本有氣無力。如此一來,能夠「搞定工作」的話,自然可以「幫助生活」。

不過,「搞定工作」其實是個大項目,還可以分出琳瑯滿目的細項,例如讓面對工作時的心情變好(或許改變心態,或許改變環境),又例如以分類、整理、排序、歸納之類技巧及工具協助進行工作的各式各樣「工作術」。

這些工作術會不會有效?讀者買回家之後有沒有實際操作自然很有關係(很多讀者買了之後會有種「工作術自動上身」的感覺,然後就,嗯),和讀者的個人特質也有關係(很多讀者選擇的工作術都是自己根本不會想要做的,嗯)──是的,許多step by step一步一步教大家怎麼執行某種工作術的書,雖然內容實用,但讀者買了之後卻不見得能夠完全發揮作用,除了讀者有沒有實際操作之外,最要緊的,其實是讀者有沒有搞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麼?

「需要什麼」有時想來似乎直接了當,但事實不然。例如買工作術相關書籍,需要的很可能是「節省時間」,但為什麼要節省時間?省下來之後要做什麼?自己現在的時間使用哪裡有問題?或者時間使用根本沒問題、而是公司的工作交派份量有問題?⋯⋯「節省時間」本身不是需要的目的,這些提問的答案才是

也就是說,明白了這件事,才會知道應該找哪種工作術來協助,或者如何建立自己的工作流程。

搞清楚要解決的問題,才能找到合適的工具,或者利用手上的工具做合適的應用。

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講的似乎是「子彈筆記術」這種工作術,但事實上,作者Esor談的是自己利用數位產品解決工作問題、管理工作時間等等技巧的思考流程,而非單純地技法傳授。

參考Esor的思考流程,比學會單一工具有用。

對工作如此,對人生也是如此。

▶▶看看最新上架的電子書!

每週電子書最新訊息:

  1. 【一週E書】他到台灣來,你該認識他
  2. 【一週E書】吹捧特定政客到達神話等級的新聞台指出的明顯事實
  3. 【一週E書】一群穿西裝的宅宅們湊在一起,開啟了某種奇幻的大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