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們不見得很幽默或擅於社交,但相處起來總是格外舒服
文/有川真由美;譯/涂紋凰
有方法可以順利找出對方想聊的話題
日本的知名主持人塔摩利,常常讓我覺得他真是個帶話題的天才。無論他上哪個節目或和名人對談,那看似緩慢的說話步調,其實是在提問中找話題開啟對方身上的聊天開關。
對初次見面的人,他會利用「身高還真高啊!有從事什麼運動嗎」等外觀上的特徵破冰,如果是見過幾次面的人則會用聊天的方式,例如「休假時都在做什麼?喔,泡溫泉啊?會去哪裡的溫泉呢」,直率地展開話題。
讓對方暢所欲言的重點之一,就是找到「讓對方感到開心的話題」。方法有以下兩種:
1.一邊提問一邊找出讓對方開啟聊天開關的話題
此時提問要具有明確目的,也就是找出對方心裡的「話題抽屜」。如果大概了解對方的喜好和專長,將話題集中在這個部分,對方的回應就會變得更積極,能聊的事情就會更多。譬如「聽說您喜歡出國旅行,哪個國家讓您最印象深刻呢?」
從對方的外在獲得資訊後,再拋出工作、家庭、經歷、熱衷的事情等,對方可能會開心分享的話題,也是不錯的方法。
2. 接著繼續提問以擴展話題
知道對方內心有哪些想聊的話題後,下一步就是透過提問了解「有趣之處何在」。假設是和從事創作的人聊天,可以像玩聯想遊戲一樣詢問「什麼時候會有靈感」、「當初為什麼會開始創作」、「哇,原來小時候就已經出現創作的轉捩點。那您小時候是什麼樣的孩子呢」。如此一來,話題就會持續展開。
避免問一些只能回答「是或不是」的是非題,或是「覺得……如何」等讓對方難以回答的申論題,用 5W1H(何時、何地、何人、何事、如何做)提問,對方容易回答,對話也比較容易繼續下去。
「當初為什麼會這麼做?」這是最能接近對方本質的魔法問題。只要讓對方認為「和這個人說話能夠展現自己,既舒暢又開心」,就表示你成功達到目的了。
聊自己的事情時,把話題連結到對方身上
對話傳接球的訣竅
讓對方和自己聊得輕鬆愉快,並不代表自己要盡量少發言。如果都是對方一直講,不但自己會累,對方的話題也會越來越少。雙方都有參與,才能聊得愉快、聊得起勁。
然而,我們往往很難用想聊的話題主導對話進行。即便聊起「我擅長……」、「我很喜歡……」等話題,對方也不見得有興趣。因此,重點在於「聊自己的事情時,把話題連結到對方身上」的技巧。前文提到的塔摩利先生,就很擅長運用這項技巧。
如果知道對方喜歡溫泉,就可以聊「我知道一個很棒的溫泉喔」、「我喜歡泡完溫泉之後喝咖啡牛奶」、「說到溫泉,我以前啊……」,從「溫泉」這個關鍵字去連結,說出自己知道的訊息。這時對方通常會回應「哇,好厲害喔」之類的話,表現出很有興趣的樣子。
當對方在思考要說的話時,保持沉默靜靜等待;當對方很省話的時候,自己積極搭話。塔摩利先生既周到又高明地處理應對進退,而對方可能沒有想這麼多。對話就像傳接球,絕對不能隨便出手,要配合對方的步調投球或控球。
聊自己的事情時,偶爾也要拋出「我是這麼想,那你覺得呢」、「你有這種經驗嗎」等問題,別忘了給對方說話的機會。
前幾天有機會和朋友的兒子(二十幾歲的學生)喝茶,我試著從喜歡的電視節目、大學生活、興趣等方向找話題,但一直聊不太起來。我們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結果某個瞬間他說:「我其實對做生意有興趣,現在超想賺錢的。」
哇,這還真有趣。於是我用「你對什麼生意有興趣」作為開頭,根據他的回答,我接著問:「啊,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有個朋友是開這種公司的,他當初用某個方法成功……」聊到這裡他整個探出身子認真聽,那天晚上我們在星巴克不知不覺就聊了三個小時。
每個人內心的抽屜裡,一定都隱藏著想聊的話題。
※ 本文摘自《讓對方覺得超溫暖的相處練習》,原篇名為〈找到「讓對方感到開心的話題」〉,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