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理小說中,我特別喜歡那些胖胖的警部廢物」──專訪《讀日文:潛入推理迷霧看日本經典》作者戶田一康
文/愛麗絲
「推理小說裡,配角好像都是廢物啊,」戶田一康笑著說起推理小說不成文的規定,尤其是警部的角色,總是很容易被兇手的詭計欺騙,但在他們的襯托之下,名偵探的推理也更顯得出眾。「總是說著『好,我知道了!』,卻從來沒有猜對過,」配角們荒誕不羈的說法,有時也成為殘酷事件中的調味劑,讓讀者的心情不那麼沈重,譬如明智小五郎系列中的波越警部、金田一耕助系列中的等等力警部,「我特別喜歡那些胖胖的警部們,」儘管可能是故事中的「豬隊友」,推理也總是破綻百出,這些不同於名偵探的凡人,卻讓戶田一康感覺特別親近。
專精於日本近代文學,從日本推理讀日文
專長是日本近代文學的戶田一康,1996 年從早稻田大學日文系畢業,曾經當過幾年的上班族,2001 年來台,「原本是想用日本近代文學的角度,研究日據時代的台灣文學,應該會滿有趣的。」
日本近代文學的範圍,定義在明治時代到 1945 年間,而自江戶川亂步於 1923 年出版《兩分銅幣》以來,日本推理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極易與影視動漫結合的特性,讓日本推理建構起許多人的共同記憶。「真的太恐怖了,那是我們這一代共同的心理創傷啊,」戶田一康老師開玩笑地談起橫溝正史作品《犬神家一族》改編影劇中,因為顏面傷殘,戴著橡皮面具的佐清,直到現在仍然令他印象深刻、餘悸猶存。
《讀日文:潛入推理迷霧看日本經典》一書從於日本文化佔主流地位的推理作品切入,用推理帶讀者學日文,也從中體驗日本推理作品的魅力。日本推理作品極為擅長將推理元素融入日本文化、改變不符日本現實生活的條件,創作出日本推理的特色。譬如橫溝正史的《本陣殺人事件》中,下雪的新婚之夜,新人雙雙陳屍於庭院中央的新房內,屋外堆積著一層厚厚的雪,卻沒有任何人進出的足跡。一般推理事件中常見的反鎖密室,在日式傳統拉門的條件限制下,從裡到外,被改造為一幢日式密室。
日本推理也創造出幾個專屬用語,譬如將現實世界與小說人物情節連結、互動的超推理;採用推理小說的題材,但本質上否定推理小說構造的反推理。日本推理三大奇書——夢野久作的《腦髓地獄》、小栗虫太郎的《黑死館殺人事件》和中井英夫的《獻給虛無的供物》裡,也因為運用超推理、反推理的描述手法,被譽為三大奇書。
「我在想的是,以前推理小說的常規,是名偵探先讓兇手盡情殺人後,才從容不迫地展開神推理,但是這是二十年前的模式。」在三大奇書中,戶田一康最推薦閱讀的《獻給虛無的供物》中,便藉著一名法國香頌歌手奈奈村久生之口,以反推理的方式隱晦地否定 1946 年《本陣殺人事件》中初登場的金田一耕助。
而 1964 出版的《獻給虛無的供物》,在1986、2012 年兩次日本推理小說問卷調查中,都名列前茅,不僅評價高,也獲得廣大讀者的喜愛。「當中有很多推理小說的元素,」戶田一康提及,密室殺人、多重破案等元素,都在這部作品中出現,特別是多重破案,是故事裡眾多人物都有自己的推理,而各自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說服力,儼然是一場眾人角力的智力戰,屬於創作難度極高的作品。
日本推理作品中,更不乏針對福爾摩斯的模仿作品。
在山田風太郎的《黃種人房客》裡,讓福爾摩斯承認自己推理錯誤的偵探,自稱是夏目金之助,也就是夏目漱石的本名。這是一個有趣的角色反轉,也是推理作家想像力的展現,巧妙的將現實與作品結合:《巴斯克維爾的獵犬》連載期間,夏目漱石正在倫敦留學,而指導老師的住處,正巧就在貝克街 221B 附近,而夏目漱石因為罹患妄想症,最討厭的正是他幻想中那個時時跟蹤他的偵探。
「模仿作品中最有趣的,就是價值觀的反轉。」戶田一康談起島田莊司《被詛咒的木乃伊》中,福爾摩斯是一名自稱偵探的精神病患者,會做出各式各樣的怪異舉動:男扮女裝在街上徘徊、 在房間中開槍、跳上行走中的馬車,有趣的是,這些行為在柯南・道爾原作中皆有出現,「在原作中看起不奇怪,但換個角度來看,神一般的名偵探,就像是精神病患者啊!」
名偵探在推理作品中總是像神一般,而推理作家有時也因為作品,成為『時代的名偵探。』
改變日本推理小說方向的松本清張,以社會派推理小說,解構社會中真實存在的問題。1960 年 1 月開始在雜誌連載的《日本的黑霧》,是昭和時代最重要的紀實文學之一,以推理探究許多真實事件,譬如 1946 年東京都豐島區發生的帝銀事件,嫌犯假冒衛生科職員至帝國銀行分發痢疾藥物,實為投毒後進行搶劫,儘管兩年後以嫌犯名義逮補蛋彩畫畫家平澤貞通,但在松本清張的推理中,卻高度懷疑這起發生在二戰後美軍佔領期間的案件,和當時許多離奇案件相同,都與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General Headquarters,縮寫GHQ)有關。在 1945 年日本簽訂降書、至 1951 年簽訂舊金山和平條約前,日本處在喪失國家主權的狀態下,GHQ 便得以插手所有日本內政、為所欲為。
「這是需要極大勇氣的行為,」松本清張發表《日本的黑霧》當時,日本恢復國家主權未滿十年,卻勇敢直指 GHQ 的陰謀,而像這樣切入歷史黑暗面的紀實文學,還有森村誠一的《惡魔的飽食》,揭開 731 部隊為製造細菌、生化武器的多項非人道實驗,儘管 731 部隊在 GHQ 的施壓下,雖列 A 級戰犯卻未被判刑,但社會派推理作家卻用文字,為時代破解真相。
廣泛閱聽,中日雙聲帶寫作教學
「我看過 1994 年李安的電影《飲食男女》裡面的料理看起來真的很好吃啊,」戶田一康廣泛的閱聽範圍,遠遠不止原本專精的日本近代文學。來台近二十年,原先就以中文為第二外語的老師,在教學、寫作上也是中日雙聲帶並行,更融入台灣文化、涉略不少台灣推理作品,譬如以菜為名的《螞蟻上樹》。「《螞蟻上樹》在台灣好像不是特別高級的料理,這道菜名聽起來就很有趣,」除了書名特殊,書中主角替身廚師、被害者為直播主的身份也相當貼近日常生活。「我有聽學生說,現在大學生最理想的工作就是 YouTuber 、直播主啊!」
而八千子的《地火明疑》,則是台灣傳統文化與輕小說人物設定的結合,「就像是傳統文化和現代宅男文化的融合,」而《地火明疑》的封面繪者為VOFAN,同時也是日本輕小說作家西尾維新《物語》系列的插畫者,「我很喜歡他的畫風,這也是這本書的魅力之一啊!」
原本以研究日據時代的台灣文學為目的來台,戶田一康對瀟湘神、新日嵯峨子的《臺北城裡妖魔跋扈》更有著特殊情感。背景設定中並未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依舊殖民台灣,而作者新日嵯峨子也成為書中人物名字,更廣邀如西川滿等知名文學家參與文學沙龍,書中許多角色都是歷史中的文學家,「就像是為我而寫的作品一樣。」
「好像日文系畢業的話,不當老師很難找到其他工作?」目前於真理大學擔任副教授暨應用日語系主任的戶田一康,也在與學生的互動中接觸許多動漫、輕小說作品,舉凡《涼宮春日的憂鬱》、《鬼滅之刃》、《我的英雄學院》,更有不少學生都推薦的《文豪Stray Dogs》,「裡面的人物都是知名文學家,譬如中島敦、太宰治、宮澤賢治等,結合他們的作品特色,可以讓讀者有初步認識。」
對於許多推理迷的共同記憶《名偵探柯南》,不同於總是喜歡襯托名偵探的配角,戶田一康最喜歡的角色反而是具有大人靈魂的灰原哀,「我特別喜歡個性上有點陰影的角色,不過這只限於動漫作品,現實生活中並不是啦,」而灰原哀的聲優林原惠,正巧也是《新世紀福音戰士》綾波零的聲優,「我大學時期非常喜歡,印象很深刻。」
多重面向切入日文,走向「推理的戶田」
「我是有點小得意的,SARS 那時候很多日本人都回去了,我撐過來了,」戶田一康來台後接連碰上 2001 年的納莉颱風、2003 年爆發的 SARS 疫情,因應最近的新冠肺炎疫情,戶田一康也幽默地說,「我最近都沒有回去日本啦,請放心。」
來台近二十年,專精於文學研究,懷抱著作家夢想的老師,「就是有想講故事的心願,」如今的戶田一康,也用另一種方式成為作家、達成自己的夢想,曾經出版《日本近代文豪一○○年》、《日本妖怪100抄》等書,從不同面向切入日語及日本文化,「那時候去兒子上課的吉他教室,櫃台小姐還問我『你是那位妖怪的戶田嗎?』」笑著說起因為《日本妖怪100抄》被視為妖怪大師,在新作《讀日文:潛入推理迷霧看日本經典》中,戶田一康選擇從具文化代表性的推理切入,結合最擅長的近代文學,從「妖怪的戶田」,走向「推理的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