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nsplash

京都人自尊全日本最高,習慣以溫和言語包裝「壞心眼」

文/祖父江孝男;譯/陳亦苓

京都府出身的名人:
谷垣禎一、前原誠司、野中廣務、野村克也、釜本邦茂、伊達公子、千宗室、長谷川慶太郎、山村美紗、綾辻行人、綿矢莉莎、大島渚、森光子、都春美、田村正和、津川雅彥、山城新伍、三浦純、倖田來未、辣妹曾根

高傲的人們

對全日本所有都道府縣民進行「最讓人感到親切的是哪個縣?」的問卷調查,結果回答京都的人最多。而「想住在哪個縣?」的調查結果也是以京都為第一名。

但就如我在序言部分提過的,實際因調職等理由而住過京都的人肯定都會說這地方很難住。對外人來說,京都是與名古屋齊名的頭號難住都市。

這種表面與實際狀況落差很大的性質,亦是京都的特色之一。每年基於觀光等目的造訪京都的人數高達日本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大家對這古都的寧靜氛圍、京都方言的溫婉柔和,還有京都人謙和穩重的應對態度都相當嚮往、好感十足,只是表面看看和實際居住似乎是很不一樣的。

其他地方的人之所以對京都有不太好的評價,據說主要是基於京都人排斥外人之封閉性,以及與那溫和言語相反的壞心眼,而其根源就來自住在千年古都之京都人的強烈菁英意識。換言之,他們的自尊是全日本最高的。

不過京都人也有極為都會而理性的一面,所謂的「門掃」便是其中一例。亦即家家戶戶每天早上都會清掃自家門前的道路,這可說是京都人日常生活上的一種慣例。

此「門掃」乍看像是種老舊的習俗,一定有人會懷疑到底是哪裡「都會」了?但這其實不過是一種公共上的人際往來,也就是說,只要做了該做的,彼此便能互不干涉地自由過日子。

實際上京都人是不太和附近鄰居往來的,雖然鄰里協會的活動很多,也有各式各樣的傳統習俗儀式,但私底下的交際極為淡薄。而其中最像京都的部分就是,他們表面上假裝冷漠、彼此互不過問,其實卻很積極地接收鄰居的動向消息。所謂躲在住家的窗格內默默觀察鄰居的這一面向,依舊存在於京都人身上。

讚美之詞其實並非讚美

一般所說的京都人,是指住在京都市的人,不是指京都府民。因此這裡所說的性格也是指京都市民的性格,住在京都市以外地區的人們性格特徵並不是那麼明顯,硬要說的話,大概就只有質樸而溫和了。

關於京都人的壞心眼,我在序言已寫過包括京都的茶泡飯等例子,基本上在京都要是被稱讚或被恭維,最好當成是被諷刺了比較好。我曾聽說有個女生嫁去京都後,某次參加聚會時被說「年輕真好,穿什麼都很合適呢。」她本來還很開心,以為是被稱讚了,但後來才驚覺這是一種輕蔑之意,對方的意思其實是「竟然在這種場合穿著不合時宜的服裝出席聚會!」

像這種「壞心眼的人」,在京都方言中稱為「いけず」(Ikezu)。依據真下五一的《京都詞彙集》(藝術生活社)所述「『いけず』一詞經常被直接用來指『人』,後面根本不接『人』或『傢伙』等,而這大概也是符合京都女性心腸的一種特質。……被視為溫柔順從之象徵的京都女性,其實內心相當強硬,壞心眼意外地相當多呢。」

京都人明明不喜歡干涉別人,也不喜歡被別人干涉,但卻又會有這種具干涉意味的行為。看似保守但其實相當進步,以為很進步實際上卻又十分保守,京都人就是如此地複雜。

京都在戰前舉行的第一次普選中一口氣就選出了兩位改革派議員,戰後更有改革派的知事連續七次當選,而且從戰前到現在,一直都是學生運動的強大基地。此外就如序言部分介紹過的,在京都,總會有新的學派陸續成長發芽。

而其「走在前頭」、「喜歡新事物」的特性常為人們提及,像日本最早的水力發電廠就蓋在京都,第一台路面電車也是跑在京都的地面上。其他還有如無軌電車、中央批發市場等,也都是誕生於京都。儘管如此,他們卻又同時具有不接受外人的固執封閉性,並留有眾多的傳統習俗、慣例。

而在其傳統習俗中,最重要的就是對禮法、門第的重視。關於這部分,有一位來自京都的女學生是這麼寫的:

「『義務』的重要性──對於過去曾受其恩惠的家族,每到盂蘭盆節[2]、歲末年終、新年時,都必須登門拜訪、問安。這部分若稍有怠慢,就會被說成『那一家竟然換了一代就不盡義務了』。尤其媳婦的評價會因此驟降,更別說是從其他地方嫁進京都的人了。……現在的年輕世代確實已經有所改變,但正統的京都人還是沒什麼太大變化。我自己一旦回到京都,也是徹底地沉浸、滿足於這樣的老式氛圍中。我想京都應該是不可能轉變成所謂的近代都市的。」

明確區分公與私

京都人除了對東京反感外,還有瞧不起鄉下的傾向。這是自《徒然草》之作者吉田兼好以來的傳統(吉田兼好生於京都長於京都,而他在《徒然草》中寫了「鄉下人真的是很惱人。賞花時要不跑去把櫻花樹的樹枝折下,要不就是立刻喝起酒來,京都的人是絕不會做這種事的」等內容)。如此想來,他們擺明了連庶民化的大阪也很看不起。對京都人來說,「大阪是身分低賤者的城鎮」,總之除了京都以外,其他地方全都不好、全都不行。

在商業上,京都人有著相當冷酷的一面。他們彬彬有禮,該做的都會確實做到,然而工作一旦結束,便會採取你我已不再相干的冷漠態度。

換言之,京都人有公私分明的傾向,因此不太執著於出人頭地或升遷之類的事情。他們堅守自身風格,討厭上司的干預。這種酷勁比起東京人還更有都會感。

在感情上也是一樣。京都人凡事絕不失控的風格往往會令對方有點美中不足之感。不過女性意外地有其強韌、乾脆的一面,此外正如我在序言中也稍微提過的,她們在商業世界裡也相當積極。而不論男女,做任何事都顯得很明智亦是京都人的特徵之一。

註釋
[2] 依地區不同,有些在七月有些在八月,日本人一般會在此時返鄉團聚、祭祖。

※ 本文摘自《日本縣民性學問大》,原篇名為〈京都人〉,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