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週E書】只要擁有人心,就會招來黑暗,必須擁有人心,才能破除黑暗
文/犁客
被放在同一個大分類當中的作品,有時讀起來根本不像同一類的作品,舉例來說,金庸、古龍、溫瑞安的小說一讀都會覺得是武俠小說,但想想故事其實差別非常大,會覺得它們是同一類,主要是因為場景感覺都像某個「古代」。
日本的「時代小說」也一樣。
「時代小說」的「時代」指的大致上是明治時代之前,常見的就是江戶時代,但讀司馬遼太郎的時代小說和讀藤澤周平的時代小說感覺截然不同,讀五味康祐和讀岡本綺堂也很不一樣,讀到柴田鍊三郎或山田風太郎時你會覺得「這是在開玩笑嗎?」
不過真正特別的時代小說閱讀經驗,其實該是宮部美幸。
宮部美幸的時代小說多少仍帶著她寫現代小說時的推理氣味,但更要緊的是,仍保有她寫現代小說時,某種比尋常人蹲得更低一點點,由下往上的視角。這個角度顯示的不是下層對上層的窺探或渴望──宮部美幸的時代小說裡,極少出現有興趣「越級」的角色──而是某種尊重對方但不低貶自己的態度,即便對方是平民百姓,描述的角度一樣會凸顯角色超絕出眾的特色,即便對方是將軍領主,描述的角度一樣會提及他們與凡俗之人沒太多不同的愛憎痴惱。
而且,宮部美幸的時代小說裡,常會明白或隱約地出現某種超自然設定,有時是角色似乎有與常人不同的能力,有的會直接寫出妖異之物。
宮部寫現代小說時,有時也會用上這類設計,但次數相對較少(她也寫奇幻小說,不過暫不討論);讀過宮部的時代小說,就會發現,她的這類設計,放在時代小說裡才是對的──雖然帶著一種還沒被現代科學破除了、切開的、屬於「古代」的黑暗惡意,但同時也比發生在現代的故事更能展現敦厚、和緩的氛圍,以及屬於宮部美幸特有的溫柔。
就算是無可寄託之事,宮部美幸的故事裡也有能夠傾聽的角色,就算是生死離別的痛苦,宮部美幸的故事裡也有足夠柔軟的陪伴。從江戶低階市井裡的長屋到將軍的休憩府邸,宮部美幸的時代小說都一視同仁地昭示:無論社經階級、無論出身背景,只要擁有人心,就會招來黑暗之物,而必須擁有人心,才能有破除黑暗的可能。
▶▶看看【若有想向人傾吐之事,就來黑白之間吧!宮部美幸的怪奇百物語】
▶▶看看最新上架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