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iting:上山頭,拚書影】《接棒家族》:不只是角色的溫暖接棒,也是從小說到電影敘事手法的罕見接棒範例
瀨尾麻衣子的《接棒家族》是一本相當巧妙的小說,在具有一個戲劇性十足的故事設定之餘,卻也透過平靜淡然的筆觸來描繪情節,最後則讓這個理應不太尋常的成長故事,散發出一種溫煦氣息,就這麼緊緊抓住讀者的心,讓人看到一個擁有三個爸爸與兩個媽媽的孩子眼中的日常是怎麼回事,同時也藉此討論了「何謂家人」這樣的主題。
日文版發行於2018年的《接棒家族》,先是在同一年拿下日本節目《國王的早午餐》的年度書籍大獎,接著又在隔年獲得書店大獎,透過這兩個幾乎已成為銷售量保證的獎項,就這麼使本書於去年時,累積銷售了超過一百一十萬本的驚人佳績,因而使本書被改編為電影一事,成為了自然而然的發展。
不過,雖然日本一直不乏此類風格的影劇作品,但在由永野芽郁、田中圭與石原聰美主演的《接棒家族》電影版中,或許是由於原著設定的確較為特別,也使得這則故事在變成真人演出時,確實比較難維持小說中那種巧妙打造而成的日常氛圍,是以最後則在部分角色個性有所調整,為他們賦予較為鮮明的個性特色,藉此達成與小說略有不同的平衡性。
但奇妙的是,只要你曾看過《接棒家族》電影版的預告或海報,或許便會好奇,為何像是這樣的一則故事,竟然採用了類似懸疑劇的宣傳口號,彷彿故事裡將會有什麼意想不到的轉折一般。
這點正是《接棒家族》在改編上最為有趣的部分。基本上,除了微調角色個性以外,其實電影主線大致全都忠於原著。然而,編導利用了敘事結構上的調整,的確為本片增添了有如懸疑片般的翻轉效果,藉此為這則故事帶來一個或許對主題沒有實際幫助,但是就觀影樂趣而言,則確實是原著裡所沒有的另一番娛樂效果。
最有趣的地方,在於故事並沒有做出真正變動,因此使這樣的翻轉效果,只會對沒讀過原著的觀眾有用。要是你讀過小說,則會在電影開始不久後,旋即察覺編導的意圖,甚至還有可能根本沒留意到這點,就這麼順順地看了下去,對於電影改編的特殊安排,因此處於一種渾然不覺的狀態。
要我來說,《接棒家族》的原著與電影,全都有著值得一看之處。原著透過平淡日常的語調,描繪出一則戲劇效果十足的故事,藉此讓書中蘊含的暖意反倒更加深入人心,光是這種舉重若輕的出色表現,便值得你一探究竟。
至於電影版本,則是在改編上另闢蹊徑。如果你想完整感受到電影帶給你的樂趣,那麼先看電影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至少可以讓你不會那麼容易就看破編導的意圖,然後於看完電影後,再回頭去看看原著版本,感受瀨尾麻衣子那令人佩服不已的敘事能力,同時更加了解電影在改編上的有趣嘗試。
而要是你已讀過原著也不打緊。正如以上所說,光是去看看電影編導透過僅僅改動敘事結構的方式,就能營造出小說裡所沒有的另一種娛樂效果,也同樣是我們在大多數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裡很少有機會看到的事,因此光就這點而言,也讓《接棒家族》的電影版同樣有著值得一看的價值。
在這則故事裡的「接棒」,帶出了一連串感動人心的事件,至於從原著小說到改編電影這種敘事手法上的「接棒」,竟然也在這個例子中顯得出奇有趣。
而你,是否也已經打算以讀者及觀眾的身分,成為這則故事的下一名接棒者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