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舉手】當專業的井被鑿深時,就能看到源源不絕的泉水──讀《選擇障礙世代》
Photo Credit: Unsplash

【讀者舉手】當專業的井被鑿深時,就能看到源源不絕的泉水──讀《選擇障礙世代》

文/翁玉玲

每個世代都有自己的一套觀念模式,《選擇障礙世代:受困於「無限瀏覽模式」,將成為現代最危險的文化病症》擅長用對比的角度去看同一件事情,作者對比「無限瀏覽模式」、「液態現代性」和「承諾」、「付出」兩邊的緊繃關係,提出後者可以讓成果更為豐碩美好。

避免選擇過多虛耗心力

保持選擇的開放性,靈活性、真實性、新奇性雖然讓無限瀏覽顯得有趣,現代人卻也因為選擇更多反而激起他們的挑剔或想盡到更多責任的欲望,因而增加了猶豫的時間,想要運用更多的搜尋來找到更好的意念,讓他們陷入精神上的掙扎,無端浪費的時間更容易造成不滿,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脫序」。書中特別強調並非無限瀏覽是錯誤的,而是無須花太多時間在盲目搜尋,應避免因為有過多選擇的管道而耗費太多時間和精神,要善用多方資源、集中火力,才不會耽誤到真正需要投入的目標。

找到奮鬥的意義

時刻培養知識成為專業,可著重於三大連結:自己、社群、卓越者的連結。比方:「林迪效應」充分解釋了為什麼復古風潮在每個世代都可能重演一遍,「慢運動」則告訴世人不是所有人都想一起做同樣一類的活動。在堅持的路上,將這些因素靈活運用其中,而不是過度崇拜或依戀某些制度或人物,才能有助於建立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將畢生努力用於正途上。

很多人害怕後悔、連結和錯誤,他們需要在行動中調整,而非滯留不前,承擔起責任讓自己所作所為有所意義。人的身分並非一成不變,會隨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變化,只是必須留意與人交流時所產生誤以為自己力量變大的自我膨脹,但無須因為成為團體的一份子感到恐懼。

作者從自己家人和經驗中學習忠誠一事的成就感,認為人應該學習面對現實,將夢想變成現實、長期奉獻,在值得努力的領域裡從日常深耕,如此一來,像是大至早期的廢除奴隸制、爭取女權,小至育林植樹、為食安把關,無論從事的事物影響力是大是小,即便不能成為世界級的偉人,也可以經由專心工作、努力志向,即便不是改革者,也能成為一個維護者,或是近年來相當熱門的職人、匠人。

建立健康的社會關係

除了人可以在生活中的「解放—投入」找到平衡點,若想善用「液態現代性」的優點,人們必須學習新的技能,擴展自己的視野,在內外成長之下,將自己訓練成一個有用的人,並在日常有深度體驗的機會,而不是只在追逐一時的熱門,當專業的井被鑿深時,就能看到源源不絕的泉水。

平時應避免與人交流時出現關係混亂,透過團體可以讓個人在面對突發的轉變時有安定感。或許當下所做的選擇並不是最完善的,但只要每個人先了解自己的需求,找到最適合的方法,不盲目地在「享樂跑步機」上追逐無止境的龐大欲望的話,就應該能藉由正確的選擇幫助自己建立良好的習慣或專長。

任何社會現象都有成因,經由調整與努力,就能讓最終的情況是最佳的狀態,將道德和榮譽放在心中,才不會被現實冷漠拖著走。《選擇障礙世代:受困於「無限瀏覽模式」,將成為現代最危險的文化病症》用許多實例辯論和強調各種現象背後的原因,提出幾套想法和做法供大眾參考。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選擇和無法選擇:

  1. 阿德勒:夢境所選擇的內容,回應做夢者心之所向
  2. 演化讓我們抗拒傳遞讓人不舒服的訊息,甚至選擇說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