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週E書】那東西從前是用來嗨的
文/犁客
有種氧化劑的化學名稱叫「一氧化二氮」,是無色透明、稍有甜味的氣體,化學性質穩定。或者你聽過它的另一個名字,叫「笑氣」。搞不好你還用過它,因為在某些外科和牙科手術裡,笑氣被用來當作麻醉氣體,或者搞不好你吃過它(或喝過它),因為在烘焙和製作某些飲品時,笑氣被用來當作充氣氣體,打進食材裡撐出空間或造成泡泡。不過話說回來,不管你是躺在醫院時用過還是癱在沙發上吃過,你大約都不是刻意自己去使用笑氣的──手術裡是醫生把它用在你身上,吃食的時候理論上笑氣早就不存在食物或飲料裡了(那個在製作充氣的任務結束後就散掉了啦)──這個「不是刻自己去使用」蠻重要的,因為從2020年10月開始,笑氣成為台灣政府列管的化學物質。
剛提到的醫療、食品都可能使用到笑氣,另一個剛沒提的是某些半導體製程也會用到笑氣,而這幾個使用範圍都有相關法規做出明確規範。在這些合法使用範圍之外,無論是進口、製造、屯積還是使用笑氣,都可能觸法。
你可能會覺得莫名其妙──你又不替自己拔牙,也不做麵包,當然不可能在家裡自製半導體,那到底會有誰把笑氣拿來「自用」?不過事實上,雖說「需要為發明之母」,但很多科技產物並不是為了特定需求開發出來的,而是因為各種原因做出來的時候還不知道要做啥用的。笑氣在1772年被發現之後,大家很快就發現它能讓人放鬆、產生愉快的感覺,於是跑江湖的趕集賣藝人馬上想到可以藉由提供笑氣讓大家呵呵笑來獲利──換句話說,笑氣會讓人「嗨」起來,這就是有人「自用」、而政府決定列管的原因之一(其他原因還包括用量失控的話它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等等)。
對。現在用來輔助手術的一氧化二氮,當年是被拿來嗨的,把它用在「麻醉」這事,是後來某些意外造成的;不過發現它蠻適合用來麻醉的許多年後,輔助手術已經變成一氧化二氮的主要功能,「嗨」則成為一種對身體可能造成危險、而且非法的事了。
傳染病學裡會把源頭稱為「零號病人」,不過《零號病人》這本書講的不全是傳染病,而是近代醫學史當中某些「起頭的人」──就像第一個把笑氣用在麻醉上頭的傢伙一樣。他們可能不知道自己是第一個做出某件事的人、這件事未來會變很重要之類事情,但沒有他們,很多事就會變得和現在不大一樣。
順帶一提,如果你記得SARS的話,《零號病人》裡有提到當年SARS的起源國如何透過世衛組織在哪裡找出那個零號病人──SARS的大流行和COVID-19一樣,與起源國隱匿初始疫情有關,而這兩個案例裡的起源國都是中國,只是當年協助中國的世衛組織,二十年之後變成了什麼樣子呢?這當中的變化,實在很耐人尋味啊!
▶▶看看【《零號病人》:25個宛如小說般精彩故事,深入現代醫療演進史!】
▶▶看看最新上架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