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克新聞】S3EP14:「聽」你的世代,《造音翻土》的時代追尋
Photo Credit: Unsplash

【布克新聞】S3EP14:「聽」你的世代,《造音翻土》的時代追尋

你喜歡聽音樂嗎?每個時代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聽音樂,從錄音帶到打開串流就能享受成千上萬種旋律,音樂不僅點綴了生活,象徵了一個世代的集體記憶、社會現況,也反映著政府的文化統治。

台灣的聲響文化一直缺乏系統性的研究,本集節目將介紹《造音翻土》一書,集結了台灣歷史上重要的史料照片、田調資料,意圖建構具有脈絡的戰後台灣聲響文化史。

主持人士博在本集節目中分享了熟悉的、為紀念二二八而生的共生音樂節,遍地而生、展現地方性格的LIVE HOUSE等,台灣的聲響史正在繼續譜寫。

本集主持群:
藍士博,圖書金鼎獎得主,桃園區市議員參選人,兩個小孩三隻貓咪的爸爸,喜歡咖啡、棒球、血肉果汁機。

B編,射手座A型,韓劇迷妹,出版業打滾中的多重身分人,曾任出版社編輯及行銷企劃,唯一不變的身分是「編笑編哭」經營者。

節目中使用音樂:
Pleasant Porridge by Kevin MacLeod

►►去聽【布克新聞】!

音樂記錄時代:

  1. 「妳是派娜娜!」「是,我是。」──專訪《我的流行音樂病》作者熊儒賢
  2. 一九四五年,語言被「清鄉」,島嶼上的人們開不了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