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週E書】問這種問題之前,你好歹先讀讀《東方慢車謀殺案》吧。
文/犁客
網路論壇裡頭有種三不五時就出現一次的文章,發文者不見得是同一個人,不過內容大同小異,發文態度或許請益或許挑釁,或許尋求認同或許指名批評,不過大致上可以推測出兩個狀況:一、發文者沒有自己稍微花點時間搜尋論壇裡的過往貼文,因為他發文講的這事在論壇裡早就有人討論過了,而且不只一次;或者是,二、發文者的確爬文了,但他覺得先前討論沒什麼道理所以想要再說一次。
這類「月經文」的幾個常見題目之一,問的是「台灣有沒有推理小說?」
當然,這不是在問「台灣書店裡有沒有推理小說?」──台灣書市有時一年會出版超過百本推理小說──而是在問「有沒有台灣作家寫的推理小說?」,或者「台灣有沒有作家在寫推理小說?」,又或者「台灣的作家會不會寫推理小說?」。
先撇開「推理」的定義討論,台灣作家的作品能被納入廣義「推理」範疇的其實不少,致力專寫推理小說的有,什麼類型都寫所以自然寫了推理的也有;要談創作歷史的話,台灣在日治時期就有人寫過推理小說了(而且發生在艋舺哦),八零年代出版過《推理雜誌》,出現過不同的推理文學獎項,「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存在也已經二十年了,每年固定舉辦的短篇徵文獎已經是華文推理創作圈子的大事,其他國家的華文創作者也會參加。
當然,發文者想說的可能是「有人寫但不夠多」,或者更直接的「有人寫但不夠好」。不過說實在話,無論哪個國家哪個類型的小說,都不可能出現本本讓人跪著讀完的情況,每個創作者、編輯和讀者都有自己的想法,大家對作品的評斷標準都不一樣;再者,我們也很難在讀了十本日本推理、十本美國推理之後,因為覺得日本推理作品比較合自己胃口,就斷言「日本推理寫得比美國好」,這判準一點道理也沒有。至於「有人寫但不夠多」這事的確是事實,但與「本土作品有人買但不夠多」有關,所以,嗯⋯⋯
無論如何,這個問題的發文者,八成沒有讀過藍霄的作品。
八零年代中期,藍霄在《推理雜誌》發表了以一群醫學院同寢室學生為主角的短篇,情節大多輕鬆有趣(雖然不免遇上案件),不過謎團推理具備本格的嚴謹。九零年代中期之後,藍霄一度停止發表作品,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裡,他推出三本長篇、五篇短篇,接著再度消失,接下來的十多年都沒有出版作品。
上述這些作品的出版時間都已超過十年,現在大多不好找了,發文者沒讀過說起來也算正常;話說回來,那些長篇短篇其實寫得相當有趣,現在重讀能感受到當年台灣的生活氛圍,而謎團並未顯得過時。
所以,當那些短篇重新修潤、編輯、集結成短篇集《東方慢車謀殺案》時,你沒有什麼不讀的理由──況且,這本書裡還加了一篇藍霄在2022年的最新短篇。
然後,未來在論壇裡又看見這種發文,你就可以搖著頭回覆:「問這種問題之前,你好歹先讀讀《東方慢車謀殺案》吧。」
▶▶看看【東方慢車謀殺案,《推理》雜誌作品首度集結,收錄2022全新創作】
▶▶看看最新上架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