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舉手】《非常律師》的自閉症不只是政治正確,更是地獄朝鮮中人情義理的終極保壘
Photo Credit: Unsplash

【讀者舉手】《非常律師》的自閉症不只是政治正確,更是地獄朝鮮中人情義理的終極保壘

文/曾治淇

身為一位心理專業劇迷,在被女主禹英隅律師圈粉的同時,我也深受矛盾衝突糾結著,矛盾的是難以諒解編劇對自閉症得過度美化,但又為劇情、對白、角色魅力的風采所折服;一如禹英隅自身所深陷的難題囹圄中:為服務最多資本家的律師事務所賣命雖有違良心,但偏偏這也是接下最多公益案件的事務所。不過隨著劇情進展到終章,我逐漸茅塞頓開,逐漸能諒解編劇的苦心,原諒了他對自閉症得過度美化,就像禹英隅最後能無愧於心地宣告,自己真心喜歡在這樣的律師事務所任職。

身為國家首位患有自閉症的合格律師禹英隅,在初入行時,非但不是循正規體制錄用,且自閉症狀顯著突兀冒失頻頻,因此自然得戮力證明自身能力足以勝任匹配大律師事務所的職位,就像經典韓劇《未生》裡的男主,一樣為破格入行登場的空降部隊,且學歷與眾同事相比皆矮人一截故屢遭鄙夷,因此要能以實力服眾便得加倍拼命。

想當然爾,主角光環下的才華也足以讓禹英隅披荊斬棘,證得一席辯士之地,在公益案件上讓正義得以伸張,且當受命於資本家的委託時,也能不負所望。然而,在坐穩律師職銜之後,情理法之間的交相辯證遂也不斷在其心頭劇場纏訟發酵。當受託於「雞蛋」的一方時,禹英隅會為「雞蛋方」的精神與人文風情所感召;當受託於「高牆」一方時,即便贏了訴訟,卻終將遭自身良心給反將一軍。

最後,不意外地親切通俗,劇情發展還是得繞回主角身世上作文章,將情理法的是非辯證推演到火花萬丈。然而,此時的主角也已不是初出茅廬的吳下阿蒙,而是漸能安頓自身歧異特質,且越發有自我主張見地的「魏徵魂」,是故已俱足喚回公義之力,讓血親在爭名奪利的征途上懸崖勒馬、「明心見義」。

故事的前半段彰顯禹英隅的「聰明是一種天賦」,後半則讓主角返璞「選擇了善良」。一如經典韓劇《指定倖存者:60 日》中的男主,身為半路出家臨危受命的代理總統,原本出身為擇善固執一本初衷的清流學者,在誤入政壇叢林後,也日漸深諳政治手段的權謀詭譎、恩威算計。可在角逐正式總統大位之時,依舊能深明大義,不為仕途而犧牲了親情,堅不曝光出繼子的身世以保護家人。官場上雖與惡魔反覆對壘廝殺,卻未讓自己也成了怪物。

不過,2019年上映的《指定倖存者》可能已不夠看了,當前南韓MZ世代所面臨的貧富差距與內捲窮忙,恐怕已非寄望投射於貧賤不移的清流學者形象,便能獲得救贖了。就像2016年揚名國際的電影《屍速列車》,片中雖諸多影射南韓社會階級問題的情節橋段,可16年後韓國的貧富差距問題仍「只有更壞沒有最壞」。於是,以更寫實、更見血手法來闡述階級問題的作品《寄生上流》橫空出世。

因此,當一介擇善固執的清流學者,已不夠乘載地獄朝鮮所需要的救贖投射時,只好祭出更重口味的猛藥,寄望於「不知迂迴變通的自閉症患者」來擔綱肩負「不屈不撓的正義代言人」。讓自閉症成為人情義理的一座堅實堡壘,為這世道堅守住人性試煉下的公義防線,救贖對至善純良感到飢渴的集體心理。

所以我說,以自閉症為題不只是政治正確,而是「不信公理喚不回,不容正義盡成灰」的非常手法,而是為了召喚出更多不被世界改變了的禹英隅,而是在對每個人心中的禹英隅高唱:「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那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韓國的樣子:

  1. 每晚十點被名車堵得水泄不通,韓國家長擠破頭的江南大峙洞
  2. 強調「我們」的韓國文化:撞名很基本,不聚餐會被排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