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者舉手】站在搖滾區盡情搖擺──讀《柳林風聲》
文/翁玉玲
以繪本畫風優美出名的《柳林風聲》故事清新有趣,內容貼近人情且富含意義,長年受到大眾喜愛,《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作者為推廣心理諮商,曾引用其中角色,更讓這群書中主角的故事地位歷久不衰。
鼴鼠的守舊與創新
有趣的是,一開始的起頭是鼴鼠,而非後來的蛤蟆,他迫不急迫地催促著自己鑽出舒適圈,迎接外頭春暖花開的好時節,在探險的路上巧遇河鼠,對方好客,既讓他搭上小船瀏覽山川美景,還分享許多自己的閱歷,他們一同救人,魯莽的鼴鼠也從河鼠身上學會謹慎,在崇拜蛤蟆後幻滅,他經歷非常多的教訓,跌跌撞撞中逐漸成長起來。
跟蛤蟆一樣,鼴鼠也喜歡新奇與進步的事物,所以在獨自探訪老獾的路上又栽了一次跟斗,好在河鼠發現得早,在老獾的照顧下,兩個人沒有在寒冬中凍死。鼴鼠在外流浪久了竟開始思鄉,於是他和河鼠以及其他同鄉一起度過愉快溫馨的耶誕,他開始明白,一邊探尋外面新事物的同時,其實也是可以兼顧好老家的。
蛤蟆靈活的生存之道
習慣規律無趣和划船生涯的河鼠顯然看蛤蟆喜新厭舊又愛炫篷車頗不順眼,就算一場翻車意外讓蛤蟆走出井底的世界,見識到更寬廣的視野,河鼠仍然認為他過於好高騖遠、不懂得腳踏實地,不過在河鼠面前,兩人倒是很能偽裝一副相安無事的樣子。
先讀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的人會相當驚訝蛤蟆一開始想看心理醫生的動機,聰明又狡猾的蛤蟆一心想到外面的世界炫耀自己的新車,就算被三位好友喝斥後也不改狂妄自負的性情,終至犯下大錯進了牢房,爾後他逃獄,一路上見識到各種人物,有些人會幫他,有些人則對他動歪腦筋,他在這些人身上學會各種生存之道。
團體力量大 勇往直前
旅鼠述說著他人生經歷過的各種驚喜閱覽,世界之大讓他無法停下腳步,河鼠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羨慕的行動力,鼴鼠察覺了好友的失落,鼓勵他將心思用於自己喜歡的事物上也是一種行動,這讓他重拾信心與生活重心,其實謹慎、獨立、量力而為、義氣,河鼠身上有太多好的特質可以學習,鼴鼠則比較像個學生,跟在河鼠、老獾他們後面學習成熟起來,並開始懂得回饋與分享。
相對地,學不會教訓的蛤蟆,橫衝直撞度過他一次又一次的冒險,最後還要勞煩河鼠替他收拾爛攤子,大家聚在一起想幫他拿回被黃鼠狼強佔的莊園,但實力不如人的他們一再受挫,直到他們拿出勇氣、發揮各自的智謀後,才終於戰勝惡勢力,完成英雄之舉,也從這些磨難中明白團結與深耕優點的重要性。
每個冒險故事都獨立而饒富深意,無論是單一還是眾人的經歷都加入許多創意點子,除了主要角色之外,與他們相逢的夥伴們身上也能看到許多生活中的寓意,像是洗衣婦和吉普賽人等,各自都有自己的一套人生哲學,不僅給予蛤蟆許多想法,旁人也從他的嘲諷中看到當年人們對這些職業工作者的看法,這些都讓整套故事增添許多特色,而非單一在四個角色裡環繞而已,非常符合社會化的互動型態。
《柳林風聲》裡的友情讓人久久難忘,四個角色的塑造非常成功,也看到他們不同的發展,擬人化、社會化的寫作方式深植人心,蛤蟆先生更是一直獨秀擁有高人氣,成為一代經典故事角色之一。